AD
首页 > 校长论坛 > 正文

部长的“课堂革命”与宝鸡的“高效课堂”

[2017-10-27 23:16:58] 来源:陕西素质教育 编辑:耿晓洁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最近教育人热传着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教师节前夕(2017年9月8日)在《人民日报》上的一篇文章——《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让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这一部分中,他特别指出要把质量作为教育的生命线,坚持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

宝鸡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沈宏军

最近教育人热传着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教师节前夕(201798日)在《人民日报》上的一篇文章——《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让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这一部分中,他特别指出要把质量作为教育的生命线,坚持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深化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掀起“课堂革命”,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人这样评价,陈部长的撰文,吹响了“课堂革命”的号角!而我认为,这是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官方宣言!

任永生,一个不当教育局长而去当校长的资深课改人,迅速对陈部长的文章进行了解读,刷屏微信圈。对于陈部长的文章和任永生校长的文章我进行了详细的阅读,十分感慨也十分欣慰,课堂改革有了强有力的行政支撑,无疑给艰难前行的中国课改注入了新动力,课堂改革必将进入到一个新境界。

回过头来反思宝鸡市的课堂教学改革,通过梳理,我们十分惊奇地发现,七年前我们倡导“高效课堂”课改实验,其中的原理、模式等与他们的观点竟然不谋而合。从而证明了我们走的路没有错,宝鸡教育又一次领跑教育革命。

下面我就任永生校长的解读文章与宝鸡市教育局局长苏永兴在2010129日的讲话作一对比,足可以说明问题。

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是课堂改革问题

任永生是这样说的:从课堂的战略地位出发,确定课堂教学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课堂是教育的主战场,课堂一端连接学生,一端连接着民族的未来,教育改革只有进入到课堂的层面,才真正进入了深水区,课堂不变,教育就不变,教育不变,学生就不变,课堂是教育发展的核心地带。只有抓住课堂这个核心地带,教育才能真正发展。

再看苏永兴的讲话: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决定教育改革最后能否取得成功的决战场。一个学校要实现内涵发展,最核心的竞争力就是课堂。两篇文章的观点何曾相似,只是时间的有前有后而已。

课堂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任永生说:在某种程度上说,课堂模式基本决定人才培养模式,我们现在的课堂,也就是现在的人才培养模式,还很难培养出学生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再看苏永兴说: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在很多学校,课堂教学穿新鞋走老路,新瓶装旧酒,教师一言堂的现象还普通存在,学生的学习负担有增无减,厌学情绪日益严重。教学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优化教育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教改实验,表面上看是新教学模式的探索尝试,其实质是落实新课程理念的纵深发掘,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可以让学生的学习习惯、思维习惯、探究能力、合作能力、社交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各个方面得到培育提升,是全市提高教育质量的新的增长点。两篇文章都讲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不约而同地指出课堂教学改革是“牛鼻子”,牵一发而动全身。

课堂改革遵循的原则问题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的文章说:“始终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受教育者提供个性化、多样化、高质量的教育服务,促进学习者主动学习、释放潜能、全面发展。”突出的观点就是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以学为本。

任永生说: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一切从学生出发,我们做任何工作必须考虑学生喜欢不喜欢,愿意不愿意,拥护不拥护,答应不答应,发展不发展,这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坚持素质教育在课堂。我们必须把课堂作为教育的主战场,不能离开课堂谈素质教育。离开课堂搞素质教育,其实就是把掌握知识与能力提高,品质的培养,健全人格的构建割裂开来。我们搞课堂教学改革,必须寻求素质教育在课堂的正确途径。坚持教为学服务。我们的填鸭式的满堂灌的教法已经不能满足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必须建立教是为学服务的理念,所有的教必须服从服务于学,构建一个以学为中心的课堂行动模式。

苏永兴讲话:要想在应试的大环境下实现教育的理想,就必须以课堂教育改革为突破口,尽可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教师“教得有效”,让学生“学得愉快”、“考得满意”、“发展充分”。宝鸡的“高效课堂”目标是让每一位孩子在课堂迸发了“我参与、我快乐、我自信、我成长”的共同心声。“高效课堂”教改实验在课堂中设置的“预习”和“展示”两个环节本身就体现着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以学为本的教育观念。包括我们推行的“高效课堂”教改在内的全国各种课堂教学改革模式,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把自主实践的机会交给学生,重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坚持预习,独立完成作业。课室上教师更多的是授予学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归纳方法。教师在教学中更加注重过程,既注重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培养,又重视了学生的情感的熏陶和价值观的提升。这些都与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参与、合作探究”等教学理念相一致。

课改的推进问题

任永生说:课改是场心灵革命、观念革命、技术革命、行为革命。

苏永兴的讲话是:课改是一场学习的革命、观念的革命,更是行为的革命。他说:作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抓课堂教学,就抓住了教育工作的关键,这是我们的主业、本业,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核心。相反,忽视课堂教学,就是舍本求末,甚至是本末倒置。他还说:课改已成为当务之急和必然选择,等待观望就是停滞不前,积极探索才能峰回路转。

英雄所见略同,两文都指出:良知决定教育观念,教育观念决定教育方法,但不论什么样方法必须变成行动,才能转化成果。想到和得到之间必须是做到,所以行动是我们的第一法则。

最后我要说的是,宝鸡市“高效课堂”的路是走对了,陈宝生部长的文章无疑给了我们吃了“定心丸”,给了“压舱石”。

迷信书本,迷信权威,不如迷信行动。但是在现实中我们不难看到,宝鸡还有不少县区和学校,对于“高效课堂”还是停留在参观学习讨论的层面,热衷于评头论足、指指点点、坐而论道,而不是脚踏实地的去实践。

在课改中,我们要实践实践再实践,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才是真正的问题,只有把这些一个一个的问题和困惑破解了,把这些“挡路虎”和“绊脚石”打跑搬走了,我们才能真正前进。特别是要在推进课改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鼓励创新,不断完善。学习来的东西,有一个逐步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有一个“本土化”的过程。只有我们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探索完善,坚持问题导向,鼓励百花齐放,探新路,创一流,创造出具有每一个学校本土特色的新的课堂模式,促进每一位孩子们的全面发展。

我们甚慰!

孩子甚幸!

国家甚兴!

只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