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县焕古镇九年制学校 刘成军
党的作风,如同一面镜子,映射党的形象,关乎人心向背,更决定着党的兴衰成败。在新征程上,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是时代的必然要求,而严守党规党纪,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所在。
纪律铸魂,拧紧思想“总开关”。思想一旦松懈,作风便容易滑坡。作风问题本质是纪律问题,我们要把纪律教育融入党性教育的全过程,以《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为重点,对党员干部尤其是关键岗位人员开展精准宣传。通过线上课程、实地参观廉政教育基地等多样化的教育形式,让纪律意识深入骨髓,推动党员干部在纪律作风上遵规守纪,从而使作风建设思想化、自觉化、常态化。
纪律立规,织密监督“防护网”。“四风”问题屡禁不止,根源在于纪律执行不够有力。我们必须严明纪律,强化监督执纪,建立长效监督机制,将日常监督与专项督查结合,紧盯节假日、重点领域,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精准发现并纠正违规吃喝等隐形变异问题。畅通群众和舆论监督渠道,让违规违纪行为无处遁形。对顶风违纪行为“零容忍”,迅速查处、严惩曝光,以纪律刚性推动作风持续向好。
纪律问责,压实责任“传导链”。作风建设成效如何,关键在于纪律责任的落实。各级党组织要扛起主体责任,把纪律要求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将作风建设成果作为考核、评优的重要依据,形成层层落实的责任链条。领导干部应以身作则,发挥“头雁效应”,带动全体党员。纪检监察机关要强化问责,明确问责情形与程序,对责任落实不力、纪律执行宽松的党组织和个人严肃追责,同时善用问责结果,完善制度,凝聚起“人人守纪律、事事正作风”的强大合力。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纪律约束不设“休止符”。只有以党规党纪为准则,将纪律贯穿作风建设各环节,才能巩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强力为民族复兴注入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