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教育文苑 > 正文

教育人心中的“大先生”

[2024-09-30 14:25:51] 来源: 编辑: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汉滨区教体系统组织“弘扬教育家精神”征文展示活动,目的是为了深入挖掘身边的“四有”好老师与时代“大先生”。

汉滨区南门小学:李支军

  汉滨区教体系统组织“弘扬教育家精神”征文展示活动,目的是为了深入挖掘身边的“四有”好老师与时代“大先生”。

  何为“大先生”?什么才该是当前教育工作者应该垂范的榜样?我在想:能在熙熙攘攘“闹市”中依然保持一颗“勤学笃行、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守静之心的,就该是时代的“大先生”吧!

  由此,我想到了身边的胡静老师。

  我和胡静是同属于原流水区的老乡。我是大竹园镇人,胡静是香山乡人,虽然同在一个老区,但基于教师这个行业一直以来缺乏交流的特点,我们甚至彼此连名字都没听说过,工作后我被分配到新庄中学上班,胡静比我毕业晚,她该是随后的哪一年被分配到香山中学上班,期间流水大学区组织辖区的教师赛教等活动,我们应该见过面,但她教数学,我教语文,科目的不同让我们就失去了在赛教的场地上认识的可能。

  听到她的名字,那已是2011年,那时我被选调到现在的南门小学,这种猛然从中学到小学的跨越,让已不再年轻的我惴惴不安,我试着提前去了解这个即将要去的学校,于是就有人告诉我:就是原来的陈家沟小学,那个胡静前几年不是就调到那个学校了吗?胡静你不认识吗?咱们香山中学的,就是那个在黑天半夜走几十里山路把一个得病的学生送到隔河渡水的流水医院的女老师。

  我似乎依稀记起了这件事,那时的农村学校,交通还很不便利,很多学生上学要翻山越岭甚至隔河渡水,加上很多家长双双出去打工,家里本来就没人照顾,于是在当时的农村中学就有了寄宿生,而那时的寄宿学生和现在是不一样的,那时大多数学校是没有寄宿条件的,于是周边有经济头脑的农户就充分利用这一资源,摇身一变成为“房东”,他们把闲置的房屋收拾出来安排学生住宿。为了增加收入,大多数“房东”家里都是尽可能爆满。学生自己带粮食和菜,每天中午和下午放学就在“房东”家自己做饭,每周星期天下午到校,周五放学后回家。

  中学的学生都在十二三岁之间,放在现在,一个个都还是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公主少爷”的日子,但在当时的农村学校,一个个每天都得操心自己的柴米油盐,每天想的是如何在放学第一时间冲到“房东”家,去抢占炉子做饭。

  这种乡村教学的映像大概是很多老师都没有的吧?

  胡静老师班上有一个学生,家庭条件特别差,为了节省开支,他每周拿的菜都是提前在家里炒好装在罐头瓶里的。夏天的温度,即使是酸菜等保质期比较长的往往到周三也会变质,所以这个学生基本上到周四周五两天就只吃白饭。为此,胡老师时不时还在自己微薄的工资里挤出一点去接济这个学生。

  一天晚上,几个学生急急忙忙来找胡老师,说这位同学肚子疼的在床上打滚。那时候还没有手机,胡老师得知信息后,迅速到场并立刻组织班上十几名男生连夜轮流把这位同学背到汉江河边,又连夜包船把他送到流水医院,并且在医院所下的病危通知书上代表家长签字。

  那时候,香山到流水之间还隔着一道汉江。有道是:隔山不算远,隔水才算远。况且是在一个漆黑的夜晚,十三四个半大的小子在一个二十出头的女教师的带领下,凭着接力挥汗如雨的走了十几里山路赶到河边,又就着手电筒的微弱光源,乘着船穿行在茫茫的伸手不见五指的江面上,把生病且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送到医院,这需要多大的勇气?事后别人问她,她也只是轻描淡写的说了句:要不然咋办?

  医院不管病人病情如何紧急都必须要求患者家属先签了告知书才动手术。请理解医院,他们的确有救死扶伤的职责,但他们也有无数次医患医闹的前车之鉴。

  教育和医疗同属两个高危行业,同样也有无数优秀的教师在多次家长的无理取闹中伤痕累累心灰意冷而在关注学生的时候投鼠忌器。如果一个老师为了学生而抛却自己的工作、家庭等所有的顾忌,这种心揣对教育未来的美好理想,该算作我们身边教师队伍中的“大先生”吧!

  这件事很在当地的教师中产生了一段时间的热议,期间正值乡镇教师工资下放到地方财政,教师的地位也因所处乡镇经济的不景气而受到极大的冲击,拖欠教师工资蔚然成风,很多老师开始下海经商,胡静当时的“壮举”,无疑给内心已在左右摇摆的老师打了一支强心剂,大家似乎觉得:教育这个群体,除了教书育人之外,我们似乎还应该有一点关乎社会的责任和担当!

  如今,一个碑口相传的老师现在终于站到了我的面前,但我发现,她琐碎的工作和学校其他老师没有什么区别:整天忙碌于几十个学生的教学工作,看不出有什么特殊的地方来,只是每节课黑板上那一版整齐而又笔力不凡的板书,让我们隐隐把她和不一般这三个字联系了起来。

  她带的学生成绩,往往在同年级中名列前茅,而你在日常的观察中,依然看不出她有哪些绝招,在你问她的时候,她只是轻描淡写的说一句:运气好,遇到的学生都还听话罢了!

  人到中年,逐渐颓废的我们更愿意把别人获得的成绩归入运气好之类的说辞,而不愿意深究别人背后付出的辛勤汗水,其本质是因为我们更愿意给自己找一个“躺平”的理由。

  云淡风轻,胡静和大多数老师一样:默默干事、潜心耕耘。她让枯燥的课堂有了活力,她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展现。一路芬芳,她也多次在公开课大赛中取得好成绩,所带学生,先后在各种竞赛中获奖,她也先后被评为“优秀班主任”、“师德标兵”等称号。但当你把惊艳的目光投向她时,你发现,她其实就和整天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大多数老师一样:那么平常,但又是那么不一般。

  这种每天书写着教育的平常,但又把教育的平常渗透在教育对象的每一个角落的老师,该是我们教育队伍中“大先生”的范例吧?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在信息闭塞的古代圣贤,顾宪成这句话是想告诉读书人:除了读书之外,还应放眼窗外的世界。而在如今浮躁焦虑的环境之下,作为教育人,我们却更需要的是一种“不管风吹浪打,我自闲庭信步”的笃定,更应该收回看世界的眼光,做一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教圣贤书”的专职教育工作者!

  这种对教育的笃定,这种对教育的专注,该是我们教育人心中的“大先生”。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