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教育文苑 > 正文

《百年守艺人》读后

[2021-03-25 01:19:12] 来源: 编辑:周舟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在互联网高速发达,快餐文化日益盛行的今天,能读到蒋典军的《百年守艺人》这样有温度、有情怀、有思想、接地气的作品,实属不易。

汉滨区红旗小学 杨运菊

在互联网高速发达,快餐文化日益盛行的今天,能读到蒋典军的《百年守艺人》这样有温度、有情怀、有思想、接地气的作品,实属不易。

透过书中的文字,我仿佛听见古老的铜钟在敲响;仿佛看到沙漠里的石头在开花;仿佛触摸到刚刚出土的带着余温的陶器,耐看、耐品、耐寻味。

那深巷里“磨剪子,戗菜刀”的吆喝声。悠长、悠远。

那铁匠铺子里,蓝色的火焰,红色的铁花。力量而喷薄。

斜阳下,“走进竹子内心”的老人,破解出笋的密码。快乐而充实。

……

透过书中文字,那些几近断裂的传统文脉在文字里黏连起来,流淌起来,活了起来。这些宝贵的中华财富,有的历尽沧桑,见证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代代守护的高贵品格;有的跋山涉水,记录中华文明亲仁善邻、交流互鉴的高远境界;有的底蕴深厚,积淀中华民族崇德尚善、自强不息的高尚情怀。

是的。一个诗人,历经人事沧桑,还能保持内心的滚烫,这的确需要一种情怀。

“我是农民|血液里仍有股泥土味|岁月在我的身躯|曾犁过道道伤口|抓一把牛蹄窝里的土巴|便是一剂治愈伤口的良药”。 ——《我是中国农民》

“麦穗的圣火|把我煅烧成一件农具” ——《我是中国农民》

这是一种自我燃烧、自我奉献的情怀。

“我在天上看到地上|有块贫穷的地方|我在地上看见天上|是那样的富丽堂皇|为何资源和幸福不能共享”  ——《我来了》 

这是对资源不能共享发出的拷问,对贫穷发出呼救的声音。是一种普度众生的情怀。

写给敬老院拉二胡的盲人,写给水利工人,写给许许多多底层生活的百姓的诗篇。这是一种对弱者的同情,对疾苦的悲悯情怀。这也是一个真正诗人高尚的人格品质再现。

诗集里大量文字写到安康的角角落落,这是对家乡一种深沉的爱。很多地方都能读出作者是含着眼泪,捧着滚烫的心在写作的。这使我想到艾青的诗句:“我为什么常含眼泪,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通读《百年守艺人》,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过分的修辞,语言朴素到像刚从地里摘下来的嫩黄瓜,咬一口,脆蹦蹦;嗅一嗅、带着泥土的清香,接着地气。

“去一个很远很大的城市”——《擦鞋人》

“我来了,把香给我烧|鼓点给我敲”——《我来了》 

这些关怀底层、贴近生活,从细微之处温暖人心,与读者深度共情的诗歌作品,即达到了一定的思想高度,又以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传承与弘扬了工匠精神。而诗人何尝不是一个工匠呢?

在诗歌呼吁现实主义回归的当下,《百年守艺人》通过“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树立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诗歌创作艺术具有价值的品质标杆,对作品内容回归创作本真起到正向引导作用,从而作品焕发出蓬勃生机。正如作者自己所说:“我喜欢泥土的气味,那些有着泥土味儿的民间的声音,民间的手艺,民间的腔调,民间的颜色,民间的眼神……其本真遵循着自然的秩序,神秘而又透着光芒。”

在朴素的语言中,这些透着神性的诗句使整个作品思想得到升华 

“天空若能生我两次|一次做大夫|一次做银针”《针灸科》 

“一滴水|流错了|就是一行泪”——《白河断想》

用心读这些句子,就能深切感受到,现代新诗的内质一次次被深化,语言简洁而思想内容丰盈,一个个像火花一样的句子点燃诗的内核,从而诗的内涵达到更高的思想境界。

因此,说《百年守艺人》是一部有温度、有情怀、有思想、接地气的作品,一点儿也不夸张。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