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教育文苑 > 正文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020-11-05 15:33:27] 来源: 编辑:燕子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9月18日,汉滨区教研室副主任李铁军老师,在我校进行应用文教学的第一次培训。

——统编小学语文应用文教学培训心得

汉滨区江北小学   王蕊

       对于一线教师来说,专业学习和成长是永远不能停滞的。本学期,江北办中心校三次在江北小学开展“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应用文教学”专题研讨活动。活动中,既有专题讲座,又有课例展示,既有理念提升,又有方法指导,实践引领,可以说是一场场应用文习作教学的盛宴,让人耳目一新,回味无穷。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来向大家汇报一下我的学习心得:

       一、如何进行应用文的习作指导和讲评

       9月18日,汉滨区教研室副主任李铁军老师,在我校进行应用文教学的第一次培训。

       李老师针对应用文的特点,指引我们从如何进行习作指导,到如何进行习作讲评。他指出:要树立整体的意识,关注教材的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要围绕核心目标,做到一课一得;既要上下勾连,掌握方法,又要利用习作支架帮助学生打开习作思路,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自由表达,形成能力。他以鲜活的课例,为我们解读了统编版习作编排的新理念新方法。整个活动给了我很多启迪,更新了我传统的应用文教学理念,也为我以后的应用文教学指明了方向。让我真切地感受到只有站得更高,才能看得更远;只有理念更新了,方法掌握了,才能事半功倍的道理。

       二、应用文教学实践中的守正创新

       10月10日,从我校程琳老师执教的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习作《书信》的教学中,我明白了应用文教学应该如何守正创新。李老师指出这堂课的闪光点是教学目标表述准确,有梯度。教学内容划分和时间分配合理,注重了教学内容的细化,教学流程规范,有层次,注重了情境的创设。注重引导发现和兴趣的激发,注重了读者意识,自由表达,注重了习作指导,有重点。李老师给出的建议是习作例文情境的创设缺少情趣书信的内容。写什么,应该在探讨游戏的巩固活动引发后面。既要小结当堂内容,又要布置下节课任务。李老师不愧是小语教学专家,短短几句点评,就拨云见日,道出了应用文教学的要点。

       反思自己,从教多年,我和研究型教师最大的差距在哪里?我老是认为教研教改是年轻人的事,和我关系不大时,李老师的一席话,点醒了我。作为一名语文老教师,不仅要继续读好书教好书,更要搞好教学研究,把自己多年积累下来的教学经验写下来加以推广。如果我们只教不研,固步自封,就会被时代所淘汰。边教边研,以研促教,我们就不再是孜孜不倦的一桶水,而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江河,我们给予学生的就不再是一桶水中的一碗水。我们的每一朵浪花都是新鲜的,甘甜的,有意义的。           

       三、我在习作起步教学中的具体做法

       在此次活动中,我学习到了很多的理念方法,但要收到实效,必须结合我所带的三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去大胆实践,把所学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之中,边实践,边研究,这样才能让我的习作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今年我所任教年级是三年级。三年级习作,要求从之前的写一段话过渡到写一篇结构完整的作文,对孩子们来说是一个巨大转折,习作教学和习作指导对我们老师来说也是一个跨越。

       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安排了“写日记”,日记是一种常见的应用文体,内容宽泛。写日记可以帮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生活,记录生活的习惯,是积累习作素材的一种很好的形式。根据李老师讲的上下勾连,纵向联系的观点。课前,我通过翻阅教材,发现“写日记”既是第一单元“体会习作乐趣”的进一步延伸,也为第五单元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做了铺垫。教学伊始,我充分发挥习作例文的示范作用。例文讲述的是学生掉牙的经过,内容符合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语言浅显易懂,富有情趣,能帮助学生形象直观的感受日记的格式和可写的内容,产生学写日记的兴趣。接着,我创设轻松的氛围,引导学生围绕“日记里可以写些什么”畅所欲言地展开交流。为了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思路,我播放了课前制作的学生在校园中学习和活动的照片,与学生一起重温情景。帮助学生更好地获得日记的素材,让学生懂得日记的内容可以多种多样,不受限制。第三步,让学生自主阅读例文观察日记的基本格式。在小组讨论交流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先要记录当天的日期、星期、天气等信息,再写日记的正文,正文每段开头空两格。第四步是上好习作讲评课。我在班级内开展了一次日记交流会,让学生畅所欲言,说说哪一位同学的日记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日记为什么能给你留下深刻印象?比如有的内容新颖,有的用上积累的词句,这都要一一给予鼓励表扬。在交流的过程中,就展示的日记内容进行相应的梳理,以更好地打开学生的思路。通过展示例子,对格式错误的日记提出修改意见。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坚信,在同行教师的具体课例示范下,在小语专家的指导引领下,在我们每个教师的努力学习下,应用文的教学一定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