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教育文苑 > 正文

在疫期网课中发掘地方文化 培养家国情怀

[2020-03-16 23:01:34] 来源: 编辑: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是教育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之一。

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是教育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此举国上下共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更应该培养学生的爱国、爱乡、爱家之情怀。认同地方文化可以让孩子们产生归属感和凝聚力,更是培养家国情怀的重要载体。如何让学生认同地方文化,进而增强爱国爱家之情,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最值得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挖掘家族文化,增强血亲观念。在疫情防控期间家人在一起相处的时间相对很长,作为家长可以和孩子们共同搜集家族历史,理清家族的发展渊源,制作出最近五代左右的宗法血缘关系图谱,让孩子穿越历久弥新的时光隧道,透过历史的卷轴,探寻家族发展过程的艰辛,帮助孩子分析家族兴衰的根本要素,明确每个家族成员在发展过程中肩负的重大责任,从而增强孩子的家族观念及对血亲关系的认可,增强孩子为振新家族而努力学习的信心。因此,我在历史网络课堂里,就给孩子们布置了了解家族历史的实践作业。

这之后,引导孩子了解家风家训的深刻内涵,让孩子继承发扬良好的家风家训。譬如,汉阴沈氏家族家训,其中“不勤则业荒、不俭则财耗”、“奢华游惰当惩”、“赌博不可不戒”等勤俭持家的规范,要求族人勤奋敬业、反对游手好闲,厉行节约、反对奢侈浪费,不仅影响着一代代族人,也教化着当地的民风,在今天仍然有很好的教育意义。如果没有现成的家训,可以试着和孩子一起编辑家训,一同整理续编家谱。这样的亲子互动方式,充分发挥“修身”“齐家”的能动性,从而达到让孩子自我认同,自我约束,自我进步、自我完善以达到感恩家人、感恩家乡、感恩祖国、感恩社会的育人目的。

二、发掘地方文化,认同乡情乡音。增强爱乡之情怀,首先得认同家乡文化,那么老师们可以搜集整理地方文化资源,做成教学课件,利用网络直播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地方文化史,深入学习地方文化知识,理解地方文化的深刻内涵。例如汉阴县初级中学的历史老师搜集整理了汉阴地方文化资源,精心做成了地方历史课件:《走近文物——倾听历史的声音》、《汉阴三沈》、《汉阴文庙》、《陕南抗日英雄纪念碑》。在疫情防控期间引导孩子们深入学习本土文化,理解探索本土文化的精髓,传承优秀文化。

我们历史学科老师在网络教学中利用课件为学生展示当地出土的各类文物,学生通过对本土文物的了解,(如,汉阴境内出土文物主要有:新石器时代瓦片、陶片,先秦青铜器残片及历代古钱币,明代以前少量生活物品,晚清和民国时期大量民间瓷器、农具、家具及其他生活物品等。其中最有影响的“卫国公印”“宋代编钟”)认识到当地悠久的历史文化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值得进一步传承和发扬,进而激发了学生对家乡的认同、热爱之情。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身边的榜样更具有感召力。引导学生对当地文化名人的奋斗历程及辉煌业绩的了解与认识,更能传递正能量,点燃孩子们奋发向上的热情。如,通过对汉阴名人“三沈”的学习,让学生明白,“三沈”身处我国社会文化发生剧变的时代,他们少年立志,勤学苦读,教书育人,投身时代潮流,三位先生的风骨与气质体现了北大兼容并包、追求卓越和进步的精神。今天,我们纪念“三沈”,不仅为人杰地灵的陕南汉阴,为中华文化史上的“一门三杰”感到自豪,更为弘扬三位先生坚持正义、弘扬学术、不畏强权、爱国进步的崇高精神! 

当地标志性文化建筑同样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散发出无穷的魅力,更值得老师们去发掘。如,汉阴文庙就位于汉阴县初级中学校园内,每年清明时节,汉阴县初级中学都会在文庙前举行《诗祭先贤传承经典》活动。通过让学生诵读《论语》等经典诗文,让学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汲取经典文化之精髓。同时让学生理解清明诗祭活动不仅仅是以诗歌的形式用最文明、最高雅的方式对先贤进行缅怀,更是广大青少年对传统、对经典的一种传承,是倡导绿色环保、文明祭祀的新风尚。陕南抗日英雄纪念碑中包含的英雄事迹,让学生明白在祖国危难之际,就在我们脚下的这块土地上,我们的先辈们挺身而出力挽狂澜,抛头颅洒热血,才洗刷了百年来被列强侵略的耻辱。今天这场没有硝烟的却比硝烟弥漫更为残酷的“抗疫”战争中,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我们也要向先烈学习,抱以同样的爱国情怀,学会做一个有主人翁意识的新时代的学生,拥有树立新风、励志成才的情怀。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充分利用和挖掘家族及本土文化,对促进血缘亲情关系和本地文化的认同与传承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对家族、地方文化的深入学习,让学生弘扬传承优良家风家训同时,理解家乡是生我养我的热土,在这片土地上无数的先辈们勤勤恳恳,无私奉献,勇于担当,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在祖国建设的征途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让孩子们因为身处这样的家乡而自豪,更激励着孩子们沿着先辈的足迹,以辛勤劳作为笔墨,在家乡未来发展的蓝图中,描绘出自己的旖旎图画!

(汉阴县初级中学   晏茹英)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