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教学随笔 > 正文

由小虾“吃什么”引发的教学思考

[2025-04-11 16:42:01] 来源: 编辑:沐沐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近日,在教授三年级下册语文《小虾》这篇略读课文时,课堂上出现了一段让我难以忘怀的小插曲。

安康高新区第四小学  李支珍

  近日,在教授三年级下册语文《小虾》这篇略读课文时,课堂上出现了一段让我难以忘怀的小插曲。

  《小虾》的学习目标聚焦于默读课文,把握特定自然段的主要内容,以及摘抄文中生动细致的词语。当我们一同赏析完作者对小虾外形、动作等细致入微的描写后,一位学生突然举手提问:“老师,我觉得作者把小虾的动作、神态写得特别好,可他没写小虾吃什么,感觉不太完整。” 这个看似简单、偏离教学重点的问题,却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课堂上激起层层涟漪,也深深触动了我,引发了我对教学的诸多思考。

  这个稚气问题的背后,反映出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的学习态度。他们不再被动接受课本既定的内容,而是开始用自己的眼睛去审视知识,从不同角度提出疑问和见解。这使我意识到,学生的思维远比我们想象中更活跃、更具创造力。作为教师,我们不能用传统的教学框架束缚他们,而应珍视这些思维的火花,将其作为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知识的宝贵契机。

  从教学内容层面分析,教材编写虽围绕特定教学目标展开,难以做到面面俱到,但学生提出小虾吃什么的问题,无疑为课堂打开了一扇新的学习窗口。我抓住这个机会,顺势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有的学生结合生活经验,猜测小虾可能以水草、小虫子为食;有的学生则想到通过查阅科普资料、观看养虾视频等方式来寻找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好奇心得到满足,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主动获取知识的方法,将课堂学习延伸到了更广阔的知识天地。

  这次经历也促使我深刻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在以往的教学中,或许过于注重预设的教学轨道,对学生突如其来的 “意外” 问题重视不足。在今后的课堂上,我要努力营造更加开放、包容的氛围,鼓励学生大胆提问,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哪怕学生的问题偏离了预设,也要给予充分的重视与回应,巧妙地将其转化为宝贵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提升学习能力。

  课堂上关于小虾 “吃什么” 的疑问,虽是一次意外,却如同一束光照亮了学生思维的闪光点,也为我的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我坚信,只要用心呵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每一堂课都有可能收获意想不到的精彩,我们的教学也将在这一次次的惊喜中不断成长与进步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