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教学随笔 > 正文

读《我这样教数学》有感

[2019-03-15 17:11:22] 来源: 编辑: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已经读过华应龙老师的好几本书了,《我就是数学》《做一个优秀的数学老师》等,而寒假读了《我这样教数学》这本书后,又给我新的感悟。

已经读过华应龙老师的好几本书了,《我就是数学》《做一个优秀的数学老师》等,而寒假读了《我这样教数学》这本书后,又给我新的感悟。

这本书展示了华老师12节数学课以及与这些课有关的教学设计、反思评价。读完这本书,我除了钦佩华老师的睿智,同时也羡慕华老师的学生:做华老师的学生,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华老师的课堂行云流水,驾驭自如,得心应手,仔细想想,除了源自于华老师丰厚的专业素养以及文学底蕴和哲学功底,更多的是华老师的善于思考,极为严谨,勤于反省。

1.jpg

深思熟虑的课前准备

华老师的课很注重课前慎思环节,12节课例中,都有课前慎思这一环节。他的课前慎思,借助问题引领,小中求大,体现多维关照。我从华老师的每一篇课前慎思中看到了华老师对每节课的思考过程,而每节课的思考角度却各不相同。

从《角的度量》中,思考的是老师为什么教的累,如何让学生学的轻松;从《减法练习》课中,思考的却是练习的质量出发,制定相应的教学对策;从课堂上老师习惯的问答“你会吗?”“会”这种对白,引出如何才能使学生真正会……从华老师的课前慎思环节中,我看到课前的准备,不单是熟悉教材,了解学情,而是一种慎思酌量的精神,用独特的视觉去思考所教内容的精神。

充满智慧的课堂教学

华老师认为,在课堂上出错的孩子也是最好的孩子。他说课堂上孩子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课堂上孩子要有话可说,有话敢说。所以,华老师的课堂是好玩的数学课堂。

华老师的课堂实录,语言亲切,朴素自然,没有矫揉造作,也不刻意渲染。课堂行云流水,老师耐心诱导,学生娓娓道来。师生之间在一种平等、协作、和谐的氛围下,将对知识的渴望与探索融于简朴、真实的情景之中,学生静静思考。课堂氛围恬静安宁,同时又妙趣横生。

如在《角的度量》这一课中,华老师创设了有趣的情境,三个斜度不同的滑梯把学生带入到有趣的情境中。当有学生说想玩第三个滑梯时,引来一阵笑声。从笑声中,我感受到学生学习这节课的兴趣。当时师生之间的这段对话,我是读了一遍又一遍,正如马云鹏教授在这本书的《序》中所说:“数学老师应把每一个学生领进数学殿堂,并让他保持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华老师的课堂做到了。他恰如其分的幽默,引起学生会心的微笑,如饮一杯清泉,让人回味留恋;一个生动的比喻,犹如画龙点睛,给学生开启智慧之门;哲人警句、文化箴言不时穿插于课堂中,给学生以启迪与警示。

2.jpg

教育细节的深度反思

华老师的每一篇反思的题目就很吸引人,《感谢学生的合作》《让学生学习“自己的数学”》《花未全开月未圆》……这哪里是教后反思呀,这明明就是一篇篇优美的散文嘛。真如曹培英所说“读来真是一种享受。”

在教育教学中,我也经常写教学反思。反思什么?如何反思?我虽思考过但却百思不得其解。在华老师的反思中,我寻找到了答案。华老师很关注细节,任何一个疑难问题都可以成为反思的对象,教学中的任何思考,探索都可能成为教学智慧产生的源泉。华老师的反思过程中,我感受到他那种执着和专注的精神,一种永不满足、不断进取的精神。

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我想,教师应成为反思性实践者、坚持者,这是新时期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加快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经之路。

教学的生命力不是“复制”而是“刷新”,这是华老师常说的一句话,也应该成为老师们矢志不渝的追求,更应该在教育创新创造中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汉滨区培新小学   鄢帮会)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