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教学随笔 > 正文

教育如水 润物无声

[2024-12-16 17:26:56] 来源: 编辑: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2024年8月底,按照新城区教育局的安排,作为一名教育特派员,我在蓝田县焦岱中学开始了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带着满心的激动和喜悦以及一丝对陌生环境的忐忑,拉着大大的行李箱,踏入这所质朴美丽的校园。

西安市第三十八中学 窦娟

  2024年8月底,按照新城区教育局的安排,作为一名教育特派员,我在蓝田县焦岱中学开始了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带着满心的激动和喜悦以及一丝对陌生环境的忐忑,拉着大大的行李箱,踏入这所质朴美丽的校园。

  焦岱中学位于蓝田县岱水之滨的焦岱镇,进入校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参天的古柏,青翠的修竹,但最引人注目的是迎面的几个大字:“学校好,是因为你好”,忘记一路奔波的疲惫,我停下脚步,坐在台阶上,油然而生的认同感让我不禁思绪万千,这朴素的话语不正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们最朴素的信仰吗?对于学生,这是一种积极正面的鼓励,每当孩子们踏入校园,一种向上的力量就会引领他们挑战自我,完善自我;对于教师,怎样成为一名问心无愧的教育工作者?怎样成为被教育者人生道路上合格的引路人?怎样做一名好老师?是我们漫长教育生涯中最重要的一门必修课。

  第一天上课,我和往常一样,课前仔细检查了上课所需的物品,信心满满地走向教室,才走到楼道,就听到教室里非常嘈杂。没事,这种情况我处理过很多次了,高一新生嘛,到一个新的环境,新奇和激动也是难免的。我轻轻地推开门,静静地站在门口,扫视整个班级,眼光落在每一个躁动不安,跑来跑去的学生身上。有同学看到我来了,忙提醒道:“快坐下,老师来了!”这些调皮的“小猴子们”才匆匆忙忙地奔向自己的座位。虽然学生们都已就座,但教室里还是不安静,我走上讲台,“来,一分钟,喝点水休息下,上课期间就不允许再喝水了。”很奇妙,教室立刻就安静了。我接着说:“今后我们上英语课时,只要预备铃响起,科代表同学就会领着大家跟读相关单词,上课!”课后,我把科代表留下来。小文同学看起来就是个文静且认真的姑娘,我把第二天要跟读的内容布置给她,并要求她每天在教室黑板最右侧用英文书写当天课表。第二天,我提前到了教室所在楼层,远远观察。预备铃响起,教室里就传出朗朗读书声,格外悦耳。走进教室,有两三个学生还在东张西望,突然间发现我在看他们,立刻手忙脚乱地拿出书本开始跟读。这一刻,真好。

  我注意到,很多孩子见到老师后基本上都选择无视,甚至和我四目相对时也选择迅速躲闪。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的工作很特殊,我们的劳动对象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如果我们没有走向他们,没有走进他们的世界,没有走进他们的内心,那何谈共情、认同、教育和引导。如果只是个别孩子不愿意向老师问好,那有可能是这些孩子本身的性格比较内向,但是如果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不愿意向老师问好,那问题出在哪里了呢?带着满心疑惑,我决定尽快解开这个谜团。我想,如果学生不愿意成为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中迈出第一步的那个人,那为什么不能是我们呢?自此,每次见到学生时,我都会主动和学生打招呼,并在打招呼时尽量准确地先叫出学生的名字。短期记住一百零一个学生的名字对于记忆力不是很好的我来讲,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有的时候我可能只记得孩子的姓氏,那就叫“小魏同学”,有的时候会张冠李戴,那就主动给娃娃们道歉,之后就记得更清楚了·。课间的时候我不会在办公室候课。呆在教室里要么改作业,要么看会儿书。刚开始的时候,因为我在教室,孩子们都很拘谨,前排的同学不会在自己的座位周围活动,都离我远远的。慢慢地,有几个同学会凑近讲台,看我改作业,和我聊他们的趣事。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放下手头的工作,饶有兴趣地听,还会在间隙问,“然后呢?哦,是这样啊,你做的对!”如果听到孩子在讲学习生活中的困惑,我还会耐心给他们提一些合理化建议。这是一所寄宿制学校,很多孩子都是第一次离开家,难免各种不适应,难免想家。我和他们聊未来,聊梦想,我想让他们明白,高中校园是离梦想最近的地方。我还告诉他们,想家是正常的,家是爱的港湾啊,但暂时的分离是为了更好的成长。讲台周围的孩子越来越多,看着孩子们脸上的笑,眼中的光,我心里满满的都是喜悦。后来,在校园的每一个地方,可能是办公室,也可能是饭厅或者走廊,越来越多的孩子会主动和我打招呼。有的时候娃娃们离我很远,但只要看到我就会挥挥手,甚至跑过来说,“老师好!”这一刻,真好。

  友善、温情、肯定和耐心,才能培养出情绪健康、行为良好的孩子。好的教育方法,应该充满爱与同理心,能够让受教育者自发自愿地去做出改变。有温度的规则,才能促使孩子们自觉向上,润物无声的教育才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目标和信仰。教育像潺潺溪水,缓缓地流入孩子们的心田,滋润着孩子们青春岁月,让他们呈现更蓬勃的生命力。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教育就像农业一样需要一个缓慢的生长过程,需要很长的一段周期,而不能像工业产品那样迅速出炉。”教育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过程,给予孩子们温暖而柔和,润物但无声的滋养,才能助他们形成自觉向上向好的内驱力。

  我的支教工作很平凡甚至很琐碎,但是,点点滴滴,汇聚成温暖的光,能够守护着每一个孩子,照亮他们成长的路,真好。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