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教学随笔 > 正文

夯实家园共育举措 提升协同育人效能

[2024-12-04 09:00:34] 来源: 编辑: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陈鹤琴先生说过:“幼儿教育是一件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儿园一方面可以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 幼儿园和家庭既是“教育共同体”,又是“学习共同体”。幼儿园教师需要家庭的支持和配合,家庭教育需要幼儿园教育的帮助和指导。只有幼儿园、家庭、社会共参与、有沟通才能使孩子的成长之旅越来越顺畅。

陇县实验幼儿园 张小青

  陈鹤琴先生说过:“幼儿教育是一件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儿园一方面可以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 幼儿园和家庭既是“教育共同体”,又是“学习共同体”。幼儿园教师需要家庭的支持和配合,家庭教育需要幼儿园教育的帮助和指导。只有幼儿园、家庭、社会共参与、有沟通才能使孩子的成长之旅越来越顺畅。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教育是基础教育,又是终身教育,它对一个人的启蒙、成长、成才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开始实施,这是家庭教育事业发展的国家大法。实验幼儿园一直将家庭教育工作列为幼儿园教育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形成了以幼儿园为主、以家庭为基础,以社会为依托的三结合教育环境,推进教育合力最大化。这些年来,实验幼儿园的家园共育工作一直以儿童的发展为中心,在家长工作的实践中反思、探索,不断创新,与家长携手并进,共同承担起教育幼儿的责任与使命,确保孩子们在和谐、积极的环境中健康茁壮成长。

  通过建章立制,赋予家长园所工作管理权。每学年构建家委会体系、建立家长学校,每学期召开家委会会议,共同商定学年工作,使家委会成为幼儿园管理的重要参与者和决策者。同时,幼儿园另辟共享空间作为“家长督导”办公室,保障家园互动工作常态、有序运行。

  以问题为导向,不断探求家园共育新方法。定期召开家委会会议,收集家园共育中存在的问题,共商良策,协同育人。园所外聘专家为全体家长提供科学性育儿指导理念及方法,促进家长掌握科学育儿知识,提高科学育儿能力。以学习为导向,借助学前教育宣传月、微信公众号、班级 QQ 群、家园共育专栏,定期为家长推送《指南》知识、科学育儿理念、家园共育知识及案例,供家长借鉴和学习,促进《指南》在家长群体中的普及与运用。

  以活动为载体,不断拓宽家园共育新途径。结合幼儿活动特点,家长中的非遗社火脸谱传承人,民间社火表演艺人等来园为老师及幼儿手把手教授,让孩子们在学习中体会到了地域特色文化的魅力所在。积极邀请不同职业的家长走进幼儿园开展助教活动,丰富幼儿园教育资源,提升教育效果。号召全体家庭开展了“讲述红色故事,赓续红色基因”亲子故事、“文化经典我传承”诗词朗诵等活动,通过讲故事使幼儿感知和了解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全园幼儿通过朗诵古诗词,将传统文化传诵至永恒,使幼儿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激发幼儿爱家、爱园、爱国的情怀。多次开展了亲子远足实践、亲子游戏、亲子参观、亲子自制教玩具及绘本体验、亲子共读、幼小衔接等活动,拉近了家园之间的距离,使家园关系更加融洽与和谐。

  以家访润童心,为家园共育不断升温。家访是联系家庭与幼儿园的一条重要纽带,是幼儿园与家庭共同育娃一道不可缺少的桥梁。园里针对家庭困难幼儿、留守儿童等具体情况,精心挑选礼物,上门走访慰问,老师们详细询问孩子在家表现,并向家长反馈孩子在园的情况,认真听取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针对家长提出的一些育儿方面的问题和困惑,老师们也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解答,缓解部分家长的焦虑情绪,以家访活动拉近家园之间心灵距离,更建立亲切感和信任感。寒冷冬季,全体老师上门,为每一位幼儿送去爱心围脖,让孩子暖在身体,爱在心间。

  家园共育不仅仅是信息的传递和任务的配合,更是一种深度的情感联结和教育理念的共鸣。只有当家庭与幼儿园携手合作,形成教育合力,才能真正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充满爱与智慧的成长环境。只有家长与老师互相支持,共同探索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才能让孩子在最适合自己的环境中茁壮快乐成长。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