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教学随笔 > 正文

家校合力 双线对接 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2023-10-20 17:23:01] 来源: 编辑: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针对自制能力较差、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干扰上课秩序和偶尔逃学的学生,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干预,通过改善学习环境、强化家庭管理和行为矫正,有效改善其性格,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小学生心理咨询典型案例

陇县城关镇西关小学 李群英

  【摘 要】针对自制能力较差、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干扰上课秩序和偶尔逃学的学生,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干预,通过改善学习环境、强化家庭管理和行为矫正,有效改善其性格,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同时,家庭、学校、社会全方位参与,有效对接,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学习环境;家庭管理;干预;行为矫正;良好习惯;实效

  学生林XX,男,就读于某小学三年级,头脑聪明,语言表达潜力很好。但自制力较差,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是乱说话就是做小动作,无法专心听讲,经常严重干扰上课秩序,行为上表现出多动的倾向:1.活动过度:(1)经常在座位上扭来扭去,小动作多。(2)在一些不该动的场合乱跑乱爬。(3)很难安安静静地玩。(4)经常在班级欺负同学。2.注意力不集中:(1)学习和做事不注意细节、粗心大意。(2)做事时难以集中精力。(3)经常不能完全按要求做事。(4)经常丢一些常用的东西。(5)经常容易因无关刺激而分心。(6)经常忘事。3.反应迟缓:(1)考试经常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答卷。(2)写一个字要花别人两三倍的时间。(3)课上被老师点名,要三四秒的时间才能反应过来。4.偶尔有缺课逃学现象。

  一、生本诊断及成因分析

  1.由于父母工作忙,没时间管孩子,疏于对孩子的监管,孩子偶尔逃学,家长无法管理。父母平时和孩子接触较少,所以未能及时发现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而当他们发现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时,问题已经很严重了。这时他们对孩子的期望值又容易过高,期望通过一两次的教育就让孩子改掉不良习惯,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2.家庭的教育方式存在严重偏差。父亲教育方式简单粗暴,采用棍棒式教育,而他妈妈对他则比较溺爱,家庭教育观念的不一致导致他不良的行为习惯未能从根本上改变,久而久之他注意力不集中的毛病就越来越难以改正。

  二、教育和辅导过程

  1.对学习环境的干预。

  (1)适时调整座位。由于孩子注意力容易分散,任何视觉或听觉的信号都会转移他的注意力。所以我选取了上课比较遵守纪律的同学坐在他的身旁和前后。并且让他坐在教室的前边,这样我能够经常注意他并针对其不良的行为采取措施,当他分心时能够及时提醒他。

  (2)改变教学方式。采用灵活、搞笑、快乐的教学方式授课,争取每节课都能有让他发言的机会,努力把他带到课堂中来,不让他的注意力游离于课堂之外。

  (3)培育学习期望。选取适宜的学习目标,降低期望值,找出适合他的学习方法,尽量减轻他的作业量,减轻学习负担,加强对其学习技能的培训,如精确做作业的潜力、仔细检查的潜力等。

  2.对家庭管理的干预。

  我及时与其家长联系,相互配合,共同商讨干预方案。要求家长要全面、客观了解孩子的状况,持续平常心,为孩子选取适宜的学习目标,不要提过高的要求。另外向其家长带给一些好的教育方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不是日复一日地陪在孩子身边做作业。

  (1)帮助其家庭制定明确的规定,且具有必须的规律。这对一般的孩子很重要,对注意力涣散的孩子更加重要,使孩子在家的活动有规律,家长的规定要简明扼要,规定越具体,孩子就越容易约束自己。

  (2)自我控制潜力训练。鼓励家长帮助他建立独立学习、生活的自我管理潜力,自我制定时间作息,学习计划,自己整理书包,学会记笔记,学会提高学习效率。

  (3)家庭作业的管理。鼓励家长运用一些方法,培养他独立完成作业的潜力。认真记录家庭作业的资料,适当辅导,规定时间按时完成,对完成的作业及时反馈等,并采取一些强化手段,对加速学习的正确行为进行表扬,增加适应行为,减少问题行为。

  3.行为矫正。

  对于偶尔逃学和注意力个性不集中的孩子仅靠一般的教育是不够的,还要针对其状况对其行为进行矫正。为此,我主要采用了两种矫正方法。

  (1)阳性强化。其目的是透过奖赏、鼓励等方式使某种行为得以持续,其适用于治疗多动、学习困难等。在应用阳性强化法前我首先确定要改变他的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因为注意力不集中将会导致其学习障碍。重点帮忙他养成认真听讲的习惯,同时当他认真听讲时,立即给予阳性强化,例如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他,或奖励给他一颗小星星。由于对他及时进行奖励,让他感到了愉快和满足,每次上课他都会有所期盼,尽量克制自己,期望得到我的表扬。偶尔有分心的时候,只要看到我在看他,他立刻会有所收敛。

  (2)追踪辅导。每两周进行一次个别谈话,追踪他的学习学习生活轨迹,充实课余生活,提高热爱学校生活的吸引力和感召力。鼓励他友爱同学、尊重老师、专心读书,协助其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辅导效果

  按照既定方案,在老师、家长、同学的共同帮助下,通过一段时间的心理辅导矫正后,林XX性格发生了明显变化,行为习惯得到很好矫正。主要的变化表现在:他克服了逃学的不良习气,注意力尤其是主动注意力得到明显改善,在上课时能安静地坐在座位上,集中精力听老师讲课,不容易受外界刺激的影响。活动量和小动作明显减少,原先在课堂上进行的无关活动不见了,有效听课的时间增多了。在林XX的脸上,大家看到的更多的是他的自信和笑脸。他的父母对孩子的变化更是感到由衷的谢意。

  四.辅导心得反思

  通过林xx同学的心理咨询实例,让我深刻认识到,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都是由各种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辅导过程中要找准造成孩子心理问题的根源,对症下药,就会收到期待的效果。同时,让我也更加认识到激励在中低段学生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针对类似这样的学生要循循善诱,不可操之过急,我们不能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不良表现上,要更多地关注孩子的优点和特长,使之一步步注意到自己的不足,慢慢地改变,透过多元评价、活动参与,使其意识到自己的进步。从而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来,最终养成认真学习的好习惯。与此同时,家庭、学校、社会共同承担着培养孩子健康成长的责任,需要全方位的参与,尤其是家庭和学校的有效对接,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