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县洄水镇中心学校 严德仲
“大风可以吹起一只气球,却无法吹走一只蝴蝶。”近期,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车站小学语文教师朱文洁针对网络“烂梗”频现校园的现象,组织了一堂主题班会,意在引导学生规范使用语言文字, 鼓励学生做有思考、有判断的“蝴蝶,”视频在网络上引发了网友的热烈反响。如何正确引导青少年认识和使用谐音词,学校需要认真思考,积极关注。
一、正确认识,杜绝危害
信息时代高速发展以来,人们对语言观念更加开放,谐音手段在网络上广为应用,甚至渗透到人们的工作学习中。谐音词的存在虽极大地增强了汉语的趣味性和感染力。但在以流量为王的网络社会背景下,无厘头的使用谐音词的现象对处于语言学习阶段的青少年而言,泛滥的谐音表达不仅会错误地理解词汇和语法规则,还会影响学生语言理解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学校要引导学生深刻认识谐音使用的原则以及产生的不良影响。
二、积极宣传,形成合力
谐音“烂梗”对于学生的精神世界无疑是“垃圾食品”。同时也对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及思维体系建构有着巨大的挑战。面对孩子们对谐音词和网络“谐音梗”的热衷,堵不如疏,粗暴地去禁止或批评不是科学适当的方法。学校要加强引导学生对谐音词词义的理解,使用正确的事例使学生认识到谐音词使用的弊端。要强化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加大宣传力度,明确谐音词使用的弊端,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氛围。要加大营造清朗的网络环境,凝聚社会共识,形成社会合力,规定谐音词使用的原则和底线。
当然,符合社会公序良俗的谐音表达,能够让语言文字具有趣味性充满活力,但在遇到可能引起学生错误认知时,应及时予以指出和引导,让学生既能认识到被风吹起气球时的自由,也能体会到不随风逐流,掌控命运的坚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