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县教体科技局 朱美福
乡村振兴是一项关乎民生大计的重要战略部署,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发展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它是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有助于促进全国经济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乡村振兴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本质要求,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乡村振兴离不开人,而我们基层公职人员距离乡村近,更要发挥作用。
扎根基层,服务人民。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作为基层公职人员,我们要深入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才能听实情,摸实意。青年时期的习近平总书记,插队到陕北梁家河落户,在这里和人民群众同甘共苦、情同手足,对当地的情况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发现并切身感受到很多问题,尤其是缺电。面临这种情况,青年习近平自费到四川学习沼气池建设技术,带头建起陕西省内第一口沼气池,有效解决了当地用电问题。人民有哪些困难,有那些需求,去体验了最清楚。正是习近平总书记扎根当地,与人民同吃同住才更好的带动当地发展。我们基层公职人员要向习总书记学习,扎根在基层,多去田间地头转一转,去矿区厂房坐一坐,去倾听群众的心声,去了解当地的情况。
多方学习,提高本领。所谓真金不怕火来练,服务人民、促进乡村振兴不是花拳绣腿,要的是真功夫,这要求我们基层公职人员要本领过硬。只有自己能力素养高才能为人民解决疑难杂症,进而思索如何促进当地更好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正定时期,工作之余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读书,有时候为了借一本书走上几十里地,回来之后就彻夜研读。正是这种学习精神锻炼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工作能力。因此,我们要不断的去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一要与书本求知,多读书、读好书、乐读书,书中的理论知识能快速提高见解;二是要与网络求识,网络中有大量的优秀见解和问题解决方法都是值得学习的;三是要以群众为师,高手在民间,多去向土夫子、农教授请教学习。群众的诉求是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变化增多的,提高自身能力是必然要求。
坚守岗位,持之以恒。为之需恒,不恒则不成。作为基层公职人员,我们面临很多琐碎繁重的工作,这不是可以一劳永逸解决的,需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同时我们的工作环境也具有挑战,这也需要我们坚守岗位。青年习近平在梁家河下乡时候就遇到工作环境恶劣问题,尤其是住宿条件,很多知青受不了离开了这里,但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在这里坚守,并且改变了这里落后的现状。白发干部李忠凯投身于楚雄州湾碧乡,这是最偏远的乡镇之一,条件艰苦,但他从不言苦,一直坚守在这里,年仅38岁已是一头白发,他的坚守精神是我们要学习的榜样。作为基层公职人员,我们要树立不怕苦、敢吃苦的精神,要坚守岗位,发扬奉献精神。怀着成功不必在我,成功必定有我的心态,更好的为人民群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