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汉滨区关庙镇团结小学 杜叶
摘要:寓言故事是一种十分受学生欢迎的文学样式,指导学生朗读寓言故事,既可以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善恶、礼义廉耻,又可以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是我们基础教育阶段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寓言故事 朗读训练 指导初探
引言:朗读训练指导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但对于我们低年级的小学生而言,他们对人、对物、对事的深度思考能力不足,多只停留在形象思维这个阶段,很难对朗读的文本内容产生深切的感受,并从中获得某种情感上的体验。而这就是学生们“不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无法对课文产生深刻理解”的基本原因。基于这一点,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引导性”的作用,借助多种教学手段弥补学生思维能力上的不足,从而使学生深刻理解文本内容,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一、创设情境,感情朗读
让学生可以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低段小学生提出的基本要求之一。但是低段小学生的思维多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传统方式的教育教学很难使学生对文字进行深刻的理解,因此教师可以借助现代化教育设施,以图画辅助的形式创设情境,使学生对文字所表达的东西产生直观的形象,以此达到使学生快速理解文本内容的目的。如《坐井观天》,当生动形象的动画呈现在学生面前时,文字中“青蛙”、“小鸟”、“水井”、“天空”由文字变为动画跃然于纸上,一下子就使学生陷入了情景交融的美感之中,这位整堂课的阅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不但增强了学生的美感,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朗读水平。如《我要的是葫芦》出示2副图片展示,让学生感受葫芦藤的变化,他们想:“绿绿的叶子为啥会变黄呢?小葫芦怎么一个个落下来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从而激发学生读课文的兴趣。
二、读演结合,投入朗读
通过文字至“视觉”上的盛宴,学生们对课本中的角色有了更深的认识(情感、态度)。因此~教师可以组织一些绘声绘色的表演,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课本剧中的角色,通过之前视频中展现的角色,对其讲话的语气、表情、动作进行模仿,以此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印象和理解。如《坐井观天》课本剧,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分别饰演青蛙和小鸟。参演者在表演过程中揣摩角色神态语气,把傲慢和谦逊展现的淋漓尽致,使课本剧中的角色极富情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多种感官共同参与,不仅加深了记忆,又使朗读取得了较好地效果。在教学《我要的是葫芦》一文,采用分角色读文,一生饰演种葫芦的人,一生饰演邻居,其他生读旁白。通过读一读演一演的方式,让学生体会读得乐趣。
三、有赛有评,促进朗读
朗读并非是死板的、大声的照本宣科而已,它是多种形式存在的。就比如说“点评朗读”,这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形式。当然了~有“评”,那就得有“赛”,通过“课文朗读比赛”,教师就可以对学生的朗读进行点评,使其不断提升朗读技巧和文本理解能力。如在《坐井观天》的朗读比赛中,教师先认真聆听学生的朗读,然后针对学生的优点多给予支持和表扬,针对学生的缺点和不足,要先指出问题所在,并提出改进的建议,然后少给一些批评,多给一些微笑和鼓励,以此使学生树立能读好的自信心,进而感受成功的喜悦。在这一单元的学习后,我们开展了读寓言故事比赛,学生们收集了各种各种的寓言故事,展示给大家。
结语:学生们不是整齐划一的,他们的能力水平乃至认知水平是不一样的,所以呈现出来的效果就会不一样。因此在朗读教学中,教师还要考虑分层教学,要顾及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另外~朗读教学要紧扣文本,要有意识地依据教材,通过多样化的形式,使学生正确的理解课文、感受课文中的思想感情,从而唤起学生爱读书的热情。
参考文献:
[1]浅谈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J]. 王文春. 课程教育研究. 2014(25)
[2]浅谈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J]. 王妍. 基础教育论坛. 2016(20)
[3]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J]. 陶洁. 新课程(小学). 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