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校本教研 > 正文

《望天门山》教学反思

[2021-05-25 21:33:55] 来源: 编辑:周舟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望天门山》是第六单元“祖国河山”这个单元主题的首篇课文。重点引导学生积累写景的古诗,感受祖国河山的美丽和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本首古诗的教学中,我将朗读贯穿于古诗教学的始终。在不同形式的读中,让学生感受浩荡的长江从天门山中间奔腾东流的雄奇的美丽景色,激发了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汉滨区关庙镇团结小学      杨力

《望天门山》是第六单元“祖国河山”这个单元主题的首篇课文。重点引导学生积累写景的古诗,感受祖国河山的美丽和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本首古诗的教学中,我将朗读贯穿于古诗教学的始终。在不同形式的读中,让学生感受浩荡的长江从天门山中间奔腾东流的雄奇的美丽景色,激发了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一、借助图片  猜读尝试

古诗对于三年级来说,除了读准字音,读通诗句之外,情景引入也是不可缺少的,为此我打破了过去陈旧的教学方法,采用课件出示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的内容去猜读,如,在让学生猜读“天门中断楚江开”时,刚把图片展示出来,粗心的学生乱猜一起,但是细心的孩子通过认真观察,很快地就能猜读出来,我以此为契机,引导该生说说自己是如何猜读正确的,这样不仅让其他学生明白了猜读的技巧,同时还调动了学生全员参与的积极性,更使课堂气氛活跃了。接着让学生尝试把这一诗句读准、读通、读顺,处于初读,发现学生没有很好地把控好诗句的节奏,因此,教师及时进行朗读示范,让学生模仿试读,学生初步认识到节奏是读好古诗的关键。

二、形式多样  指导朗读

《望天门山》是一首七言诗,诗句停顿处比较明晰。学生在初读感知的时候就得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节奏,给学生一个初步体验的机会,在他们完全读顺的基础上。我采用了各种形式让学生去朗读:

1)个人展示读。在学生展示中,及时捕捉学生在朗读节奏和语感上存在的问题,立刻进行指导,学生不仅找到了自己与别人的差距,而且也懂得了怎样去读好七言诗。

2)教师示范读。古人云:“以吾身入乎其中,方能识其真味。”教师的范读好像是学生的一个样板,学生能从教师的抑扬顿挫中去仿真,教师的范读可能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欣赏的平台。记得在读“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时,我紧紧抓住了“断、开、回”这几个关键诗词,学生从我的朗读中仿佛汲取了诀窍一样,刚开始,我采用全班齐读这两句,从他们的读中,我明显感觉到了长江那种波澜壮阔奔腾东流的浩荡气势呈现在眼前,课堂的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3)节拍朗读法。七言诗的朗读节奏,一般分“2221”或2212”四拍。《望天门山》就属于“2221”四拍,学生一边读,我一边为学生打拍子,学生被我的拍子吸引了,自觉不自觉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起来,不仅有了节奏感,而且也有了韵味。

……

三、展开想象  入情入境

读诗仿佛就是在赏画,因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本节课我把读和想象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一边朗读诗句时,一边想象眼前所浮现的画面。如,朗读“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时,我不断地强调“出”,学生不断地跟着读,在读中感悟到了天门山的高耸和奇秀险,此时此刻给学生一种身临奇境的感觉,诗人那种喜悦之感就表现在学生的朗读之中。

总之,古诗教学是多种感官并举的过程,只有合理地调动起来,我们就能走进诗人的内心,入情入境,不仅是一种语感的提升,更是一种意境的陶醉!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