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校本教研 > 正文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对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和几点建议

[2018-05-07 08:35:09] 来源: 编辑:龙敬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摘要:中学阶段是青少年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中学思想品德教学核心任务之一。

    摘要:中学阶段是青少年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中学思想品德教学核心任务之一。

    关键词:价值观;政治;初中生。

    思想品德课和语文课、数学课、英语课的关系就像马克思所说的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一样的,如果说具体科学是教授人们科学文化知识的,那么哲学更多的就是教我们方法的,而中学思想品德课更多的就是指引和培养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非具体知识。

    当今社会物欲追求充斥打破了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价值标准失落、道德滑坡、物欲横流,物质世界的诱惑引起了人们价值观念的深刻嬗变。初中生正处“心理断乳期”的价值观朦胧阶段,半成熟、半幼稚性的心理水平常常使初中生面临种种心理危机,引起种种心理发展上的矛盾。网络信息的多极化,致使一部分中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畸形,造成价值选择的迷惘。最近几年来频频发生地校园欺凌事件等向我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提出了挑战,这些事件的发生追根到底是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的缺失,是学生缺乏对真、善、美价值标准的判断能力所导致。

    从对学生价值观影响的角度分析,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社会方面

    人是社会的细胞,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学生也一样,他们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不可避免的要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另外,各种网络媒体、社会风气等也都是影响学生价值取向的渠道,影响着他们对事物好坏的判断,价值方向的定位。特别是当前社会的不良风气对中学生地价值判断是个严峻的考验。

    二、家庭方面

    孩子从出生到长大的第一所学校就是家庭,父母则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每个孩子的最初的思维和价值标准都是来自父母,而且父母对子女的人生观及价值观的形成和确立,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甚至影响着孩子的终生发展。而现实生活中的家庭教育又有几点问题需要注意:应试教育的弊端带来家庭教育对孩子知识的灌输忽略了对孩子道德教育和培养,忽略了孩子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和自我价值的定位;另外,受有的家庭本身的残缺和家长不良行为,如赌博、吵架等的影响,给孩子们造成了错误的导向和价值标准的失衡。

    三、学校和教师方面

    相比传统应试教育的迫切性使得学校在培养学生价值观方面的投入较少,同时,思想品德课被很多学生认为是副课,语数外才是根本,这种本末倒置的思想本身就是价值观的错位。从而忽视了思想品德课学习的目的和意义,造成恶性循环。

    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应从如下方面入手。

    首先,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仍然是学生价值观教育的主要途径,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取向,还须从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入手。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校风、班风的培养、各式各样的课外活动的开展、学校规章制度等制定这些“隐性课程”在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中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给学生创造一种诚信友爱、和睦相处、充满活力的人文环境,这样更能在润物无声中促进初中生价值观的正确树立。另外,参观学习典型、参加公益活动、参观科技创新活动等也能多途径、多角度培养孩子们的思想和价值观。

    其次,教师的教学,尤其是思想品德课教师的教学对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影响也是举足轻重的,教师应该通过贯彻 “六心”教育(即细心、耐心、专心、信心、交心、平常心)来加强学生价值观的塑造。细心地观察和发现学生的亮点和特点以及薄弱点,细心研究学情,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思想教育会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耐心的进行教育引导,不追求一蹴而就更不走捷径敷衍了事;专心对待学生的每一件事情,设计教法,科学执教,民主执教,用专业素养引导学生价值追求;树立信心,善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防止逆反心理和叛逆性格的形成;师生之间的交心,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是也,教师可以通过言传身教和情感渲染达到培养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目的;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不以成绩论价值,不被繁华所误导。通过这样让学生在良好的人文教育环境中自我感受、体验与内化,才能形成独具个性化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另外,教师自身素质方面,教师要时刻做到为人师表。教师不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去征服学生,更重要的是要用自己的人生态度与价值选择去影响学生,通过身体力行的示范来证实言教的真实性与可行性。价值观教育是隐含在教学活动和平时生活中的,教师积极的情感,正确的态度与价值观是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基础。教师自身的表率作用对学生的情感熏陶,常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此外,其它的价值观教育形式也应受到足够重视。中学阶段实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仅靠教育者灌输是不行的,只有学校、家庭、社会集体合力才能使学生在成才路上先成人。

    参考文献:

    (1)陶发清.《中学生价值观的倾向性》 快乐阅读               2011年 第27期 

    (2)我国当代中学生价值观透视  中国教育报                   2003-08-10 

    (3)钱春铧.《浅谈中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新课程学习(下)   2011年 第02期

(周至县骆峪九年制学校  田晴)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