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上下喜迎党的二十大之际,陕西省教育厅于6月举办全省市(县)教育局长高级研修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大计。研修班围绕高考综合改革与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旨在整体提升教育局长的理论水平、综合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学习陕西基础教育“十四五”规划,推进全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研讨高考综合改革政策,熟悉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学校的课程建设、教学管理、学生德育管理、师资队伍管理、综合素质评价、选课走班、生涯指导等关键问题实施策略,确保陕西高考综合改革全面推进。
一、提高政治站位,明确目标任务,增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使命感和紧迫性
党的十九大以来,全省教育系统按照“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普通高中教育特色化,职业教育提质培优,高等教育有特色、高水平,继续教育学历与培训并重”的总体思路,统筹教育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聚焦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大投入力度,不断深化改革,教育整体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为“十四五”全省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目前,全省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5296所,在校学生847.7万人,各类学校的教职工70.48万人,专任教师54.3万人。共有幼儿园8226所,普通中小学6658所,基础教育在校学生人数619.3万人。特教学校77所,特教在校生19357人。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幼儿园占比分别为53.19%和92.21%。义务教育学校6205所,在校生数417万人。普通高中453所,其中省级标准化高中400所,占比88.3%;省级示范高中102所,占比22.5%。全省基础教育专任教师44.73万人。
教育改革发展取得的成就主要表现为:
1.各级各类教育加快发展。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超过97%,普惠性幼儿园占比达到91.33%。提前一年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评估验收。30万以上人口的县实现特殊教育学校全覆盖。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8.09%,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0.83%。8所高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居全国第四。8所高职院校入选国家“双高计划”建设院校,其中4所入选“高水平学校”,居全国第四、中西部第一。
2.教育改革开放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公办民办学校同步招生全面推行,免试就近入学全面落实。高考综合改革稳步推进,分类考试招生成为高职招生主渠道。民办教育分类管理改革全面推进。以政府令颁布《陕西省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办法》《陕西省教育督导规定》。积极打造“留学陕西”,来陕国际学生总量达到6万人次,年均增幅达10%,学历生占比突破50%。
3.教育服务能力显著增强。高校服务创新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十三五”期间,全省高校共承担科研项目29.8万余项,科研经费累计投入达到625.51亿元,2020年经费投入突破160亿元,较2015年翻一番。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79项,占全省获奖数的61%,获奖数量保持全国前六。高校毕业生170余万人,超过70%的学生留在西部就业创业。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成绩稳居全国前列,“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肯定并上升为国赛固定赛道。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91年,新增劳动力接受高等教育比例达到59.81%。
4.教育保障能力不断提升。各级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全部成立,延安精神、西迁精神在全省教育系统大力弘扬,教育系统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切实加强。教育投入大幅增长,各类教育生均拨款或公用经费补助实现全覆盖,教育总投入累计突破5000亿元。陕西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教师待遇地位得到有效提升,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稳步推进。中小学宽带网络接入率达到100%。
“十四五”时期,陕西省教育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25年,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和更均衡更有质量的教育,着力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显著提高,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显著提高,全面推动新时代教育强省和人力资源强省建设,全面建设学习型社会,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走在中西部前列。
我们要深刻认识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增强责任使命。突出重点,理清思路,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取得进展:
一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学段推动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大练兵”活动一体化发展,深入持久生动开展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大力传承和弘扬延安精神、西迁精神。全面完善中小学德育工作体系和长效机制,创建一批中小学德育工作示范基地、示范校和家校共育创新示范基地。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和美育工作,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全面加强劳动教育,建设一批安全适宜、主题鲜明的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全学段推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一体化发展,保证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推广和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二是推进基础教育提质攻坚。大力发展普惠性幼儿园,落实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办法,大力支持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创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区)。统筹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落实《陕西省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办法》,完善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扩大城区教育资源供给。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推进乡村学校标准化建设,打造“温馨校园”。统筹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课程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促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
三是促进职业教育增值赋能发展。落实职业教育“类型教育”地位,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支持国家“双高计划”高职院校建设,实施省级“双高”建设项目,支持符合条件的高职院校试办职业教育本科专业,创新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推进中高职有效衔接,畅通中职毕业生接受高等教育渠道。巩固中等职业教育基础地位,落实国家职普比政策要求,实现全省中职学校“双达标”。大力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积极稳妥推进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改革。开展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试点,促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四是加快高等教育一流特色发展。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支持在陕部属院校跟进国家战略做强做大,支持省属高水平大学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优做特,促进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加快独立学院转设。积极发展新兴交叉学科,积极争取国家级前沿学科中心,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以开展“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为引领,加快培养理工农医类专业紧缺人才。全学段推动“课堂革命·陕西行动”,从物态、形态上实现课堂创新。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建设示范性微电子学院、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等特色化专业学院,布局建设一批高水平的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等协同育人平台。
五是深化教育改革开放。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完善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经费机制,着力提高经费使用绩效。构建新时代教育评价体系,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形成共育合力。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推进民办教育分类管理改革。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稳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构建新时代教师队伍发展体系,全面提升教师社会地位和保障水平。实施教育“新基建”工程,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应用。支持高水平大学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深化丝绸之路国际产学研用合作平台作用,构建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体系,打造“一带一路”教育对外开放新高地。
二、不忘立德树人初心使命,为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打牢基础
近年来,委厅创新性地提出思政课教师“大练兵”、心理健康教育、“课堂革命·陕西行动”等三个重点工作全学段贯通,成为立德树人的主要抓手,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
(一)推进思政课教师“大练兵”全学段贯通
为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2018年,陕西省创造性地开展了高校思政课教师“大练兵”活动,组织全省高校广大思政课教师和万余名专业课教师集中备课、集中研讨、集中培训,激活了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一池春水,拉开了陕西省学校思政课质量攻坚的帷幕。2019年,委厅着眼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以坚持“三个延伸”,构建“大思政”格局。
把四级领导听思政课制度向中小学延伸。省、市、县(区)和学校负责同志不定期、不打招呼进思政课堂,与师生交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倒逼中小学思政课教学改革。三年来,全省各地市累计听思政课10万余次。
把思政课教师“大练兵”活动向中小学延伸。构建思政课创新体系,打造“金课”,消除“水课”,提升思政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通过层层“练兵”,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锻造一支可信、有为的思政课教师队伍。目前,累计培育600余名思政课骨干教师和学科德育骨干,设立了一批名师工作室,形成了“人人有示范、堂堂有精品、门门有金课、课课有名师”的思政课堂建设新局面。
把思政教育从专业课向全学科延伸。调动全学科教师深挖中小学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让思政成为所有教师的“必修课”,转变内容供给、传授形式,开展渗透式、启发式教育,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纵向全链接、横向全覆盖、全校一盘棋”的育人格局。
(二)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全学段贯通
长期以来,委厅始终高度重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过抓制度、强阵地、重预防、聚合力、拓载体,出台了《陕西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为全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序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将心理课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打造了一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再提升。以“早发现、早干预”为原则,制定《中小学生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办法》,防止和减少心理问题。针对疫情期间亲子关系、升学期间心理疏导等问题,以线上线下方式开展心理健康暨家庭教育全省巡讲,累计参与量达900余万人次,促进了家校融合,形成了教育合力。开展了中小学“阳光心灵 与你同行”心理健康大展演活动。全省7000余所中小学校、400余万名学生踊跃参与,共遴选出近500件作品,取得了良好成效。
(三)推进“课堂革命·陕西行动”全学段贯通
2018年,陕西省率先以省域为单位,开展高校课堂教学创新大赛,提出“课堂革命·陕西行动”,并于2021年推进至基础教育学段,实现了大中小全学段贯通。
中小学“课堂革命·陕西行动”,以中小学精品课程培育认定和中小学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为两大载体,通过校、县(区)、市、省四级组织和教师参与,分级培育择优树优、省级评审认定的办法,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推动课堂教学创新,是全省深化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手段。各市、县(区)、校高度重视该活动的组织开展,通过在活动中树立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实现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深刻转变。
三、坚守课堂主阵地,打造“三个课堂”,实现“三全育人”
2021年,在对传统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陕西省教育厅提出着力打造“三个课堂”,在全省掀起了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改革浪潮。接下来,全省要持续推动“三个课堂”落地各中小学校,通过“三个课堂”实现教师、教育管理者、社会知识提供者和学生互动交流、熏陶感化的一体化,实现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协同育人,实现对传统意义课堂概念的深化和变革,构建陕西省基础教育新生态。
(一)夯实“第一课堂”,守好教学“主阵地”
“第一课堂”要以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要求为目标,立足课堂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教师的教书育人,学生的合作学习,实现教学相长,是有秩序规范化的教育教学。
“第一课堂”强调规范,所实施的课程、教材、课时必须按照国家规定执行,根据学生学段、班级设定了相对固定的施教者,体现了国家教育教学活动的目的性、组织性和系统性。
“第一课堂”严格限制于校内,是以教室、实验室和专门的体育美术音乐场馆为教育教学训练场所,其教育教学方式由专职教师主导,有严格的教育教学程式和要求,主要方式是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听讲,教师的示范演示和学生的跟进训练。教师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吸收知识、教学相长。
“第一课堂”教师具有绝对优势的主体位置,教师的讲和学生的听,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作用占据主要位置。教师要负责把国家常规的教材内容和知识点,通过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并加强训练,传授给学生。在师生互动中,教与学的双主体性得以实现。
(二)用好“第二课堂”,发挥服务育人功能
“第二课堂”要深化学生在“第一课堂”所获得的间接认知,立足校本课程,学校开发的个性化、差异化学习活动和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通过教师引导、学生选择、自主探究等方式使学生获得直接经验。
“第二课堂”彰显个性,学校可结合地域特点、文化积淀,凝练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校本课程和教育教学模式;教师可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因材施教;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理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选择学习内容和方式。
“第二课堂”也是在校内实现,是学校依据自身条件,按照国家规定的教育教学内容和自身条件的目标定位而开发的功能部室为主要场所,辅之以“第一课堂”教室等场所的课后再利用。其教育教学方式主要是由指导教师及家长、社会志愿者和学生共同完成。给学生尽可能多的自主选择,充分发挥社团作用,与课后服务密切关联。
“第二课堂”更多的是由指导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是学生基于课后作业完成、兴趣爱好培养、技能技术习得、身心健康锻炼而进行的素质拓展。学生是教育主体的性质得以充分表现。
(三)打造“第三课堂”,拓展社会实践能力
“第三课堂”没有固定教材,是学生在“第一课堂”“第二课堂”所获知识经验在生活中的再现与迁移、实践与应用,发挥实践育人功能,主要通过学生亲手做、亲眼看、体验和实践来完成,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第三课堂”具有开放性、综合性和实践性,注重整合,学生在看、学、思和环境情境介入中感知生活、体验生活、理解生活,既综合了“第一课堂”学生掌握的应知应会知识,又融合了“第二课堂”学生兴趣爱好发展的知识技能,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学思知行统一,达到全面发展、人人出彩、学以致用的目的。
“第三课堂”的实施地点在校外,是基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修养提高的目的,学校利用“研学”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劳动教育基地、文化博物馆及家庭、社会等大众化教育教学训练场所进行的教育教学活动。完全没有所谓的教材,只有基地知识元素和文化传承的介绍,使学生在看、学、思和环境情境介入中学习提高。
“第三课堂”主要发挥基地和场馆、社会组织、专家学者、社会工作者及家长的作用,学生在参观中学、听讲中学、体验中学、交流中学、介入中学,使得更多的社会知识、社会经验、社会文明入脑入心,培养家国情怀和陶冶情操。其专职教师的组织作用和聘用教师的引导作用与学生自主学习有机统一,师生双主体概念得以更好体现。
四、强化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打造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和教育管理队伍
(一)加强教师和校(园)长队伍建设
1.加强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培训。要完善省、市、县(区)、校四级培训体系,统筹国培计划、省培项目和专项培训,加强教师的全员培训,促进专业发展,同时加强对教育局长、校长等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提升培训,提高教育管理水平。
2.加强教师队伍的骨干体系建设。完善省、市、县(区)三级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三类为主的“三级三类”骨干教师体系,培养造就10万名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的骨干教师队伍。实施“三级两类”的新时代基础教育校(园)长队伍骨干体系建设,打造省、市、县(区)三级“优秀校园长”和省级“领航校园长”骨干体系。完善中小学教师专业职务制度,设立针对乡村一线教师的高级职称岗位,加大针对优秀教师的正高级教师评选。完善中小学教师的荣誉体系,设置教书育人楷模、特级教师、优秀教师、优秀乡村青年教师、师德标兵、教育世家、乡村教育突出贡献奖等荣誉称号。
3.破解教师队伍建设的“短板”。强力推进中小学“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在全省范围内实施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工作。县区要针对体音美教师结构性短缺问题,把教师从“学校人”变成“系统人”,在县级教研部门设立专职体音美教师,指导乡镇学校开展体音美教育,在中心校安排专门体音美教师,对村小和教学点实施走教教学等。
(二)强化教育管理队伍建设,尤其是教育局长队伍建设
教育管理者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尤其是市县(区)教育局长的专业素养与管理水平对区域发展事业影响重大!
1.讲政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握立德树人根本
要坚定政治立场,工作中要自觉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对标对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将党的教育方针融入教育行政管理、办学治校和教育教学全过程。要提高政治能力,善于从政治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不断提高把握方向、把握全局的能力,强化辨别政治是非、防范政治风险的意识,完善制度规范、校正误区偏差。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掌握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和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旗帜鲜明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2.懂教育,准确把握教育内在本质,不断提高业务素质
要有自己的教育思想,要懂教育规律、教学规律、教师成长发展规律,能够从思想层面领导教育事业;同时要了解掌握教育行政管理的原理、原则、过程、方法等,以教育思想引领教育实践改革发展。要准确把握基础教育的定位,深入理解基础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地位,其中义务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学前教育是终身教育的开端,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普通高中教育在人才培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要全面推进基础教育健康发展,促进育人方式改革,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校,办出学校独有的风格和特色。要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要改革学校评价,完善幼儿园评价,改进中小学评价,健全职业学校评价,加强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推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改革教师评价,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突出教育教学实绩,强化一线学生工作,践行教书育人使命;改革学生评价,树立科学成才观念;完善德育评价,强化体育评价,改进美育评价,加强劳动教育评价,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3.树形象,真情实意热爱教育,做一名优秀的教育管理者
要有家国情怀,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注意力聚焦在教育,精力集中在管理,优质资源首先用于学校配置,扩大资源覆盖面;礼贤下士,善做知识分子工作和教书育人工作,尊重校长、尊重教师、尊重学生,急学校之所急、想学校之所想、应学校之所需。要提升教育管理专业化水平,加强教育和教育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提高教育管理业务水平,凸显教育行政工作的专业性,做教育行政管理的行家里手,走专家治教的路径。要提高教育治理能力,坚持依法治教、依法办学、依法治校,完善办学制度,强化从严治校机制,推进教育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激发教育事业发展活力。
4.谋发展,顶天立地谋划教育事业,打造区域教育高地
要顶层设计地方教育事业,要修炼高超的战略力、前瞻的规划力、深刻的洞察力、持续的创新力,做好地方教育事业的顶层设计;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以宏观思考、中观指导、微观协调,随时校正区域教育发展航向,落实教育改革发展基本事项。要重点打造区域教育发展高地,要站在推动社会变革、面向未来的高度,完善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深化“放管服”改革,尽可能地把学校资源配置、经费使用、考评管理等下放给学校,支持区域内每所学校争创一流,在不同领域不同方面争创一流,鼓励学校办出特色,提升区域教育品牌。要解决基础教育的短板问题,要补齐基础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短板,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加快学前教育普惠发展,促进幼小衔接,多渠道增加学前教育供给,实现幼有所育;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鼓励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地发展,推动普通高中和中职教育协调发展,构建起共建共享共生的区域教育新生态。
5.强本领,上下左右协调融通,创造良好教育发展氛围
(1)要上下联动,形成合力。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基础教育顶层设计,涉及教育领域的重大问题,要定规则、定规划、定调子、定方向;涉及改革攻坚的关键领域,要出政策、出保障。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要负起发展基础教育的主体责任,优化政策环境,落实中省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政策;深化教育“放管服”改革,把该放的事权、人权、财权放给学校,创建合作互信共享的组织文化,使区域教育系统和谐共生、活力迸发。(2)要多方协调,争取资源。当好市(县)委和政府的参谋,争取市(县)委和政府的支持;积极争取财政、人社、编制、发改等部门对教育的支持,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机制,在教育经费、教师招聘、学校建设、项目审批等方面提供支持保障;调动校内外两种资源,促进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效衔接,服务区域教育事业发展。(3)要强化督导,务求实效。建立督政、督学、评估监测“三位一体”的教育督导体系,支持教育督导机构和督学积极工作,层层传导压力,压实市、县(区)政府教育职责;督促指导学校依法办学、规范办学,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开展教育质量、学校办学质量、学生发展质量等监测工作;完善教育督导的报告、反馈、复查、约谈、通报等制度,公开督导报告,主动接受人民群众监督,充实督导问责手段,细化有关配套措施。
6.守底线,强化安全稳定意识,促进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
健全制度,坚持底线思维,维护教育系统和学校安全稳定。会同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健全校园安全、“三防”建设、消防、交通、食品卫生、疫情防控以及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舆情等应对处置工作制度,营造安全清朗的教育环境。加强监管治理,压实属地管理、部门监管、学校主体、家长监护责任,确保学校安全稳定工作不挂空挡,不留盲区。开展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整治行动,净化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确保不发生校园欺凌和涉校涉生案(事)件。强化网络安全,教育部门要加强网上正面宣传,旗帜鲜明地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在教育系统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文化滋养学生,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7.抓落实,以战略定力和“钉钉子”精神,把各项政策和措施落实落细
要有战略定力,持续提升抓落实的水平,保持战略定力,善于把上级精神与本地本部门的实际结合起来,带着深厚的感情抓落实,带着强烈的责任抓落实,带着切实解决问题的决心抓落实,集中力量、突出重点,抓主要矛盾和关键环节,推动各项工作有效开展。要发扬“钉钉子”精神,抓落实不是喊口号,要下“抓铁留痕”的真功夫;遇到困难要拿出“钉钉子”的实干精神,不绕道回避、畏畏缩缩,把每一项工作举措转化为每个实际行动,用实力、实绩、实效体现使命担当。要“抓”督查督办,抓落实重在成效,要从实际出发,抓好督查督办,对认准的工作紧紧扭住不放,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真正把工作落到最基层,确保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