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8日,一年一度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张高丽、王沪宁出席大会。会议共表彰了9名科学家和271个项目。陕西省36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其中:自然科学奖6项,技术发明奖9项,科学技术进步奖21项。这些项目中,陕西省主持完成19项,参与完成17项。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现场
陕西省36项获奖项目中,由高校主持和参与完成的获奖项目有21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6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1项,科技进步奖——创新团1项。高校主持完成的13项通用项目占全省主持完成的通用项目的92.8%,高校获奖总数占到全省获奖总数的58.3%,高校在全省的获奖中继续保持高比例。西安交通大学主持的7项获得国家奖,位居全国高校第二。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现场
陕西省获奖的6项自然科学奖项目皆为高校主持和参与的项目。其中由高校主持完成的3项分别是西安交通大学郭烈锦院士等完成的“太阳能光催化制氢的多相流能质传输集储与转化理论及方法”、孙军教授等完成的“金属材料强韧化的内在与外在微纳尺寸效应”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石光明教授等完成的“编码混叠成像与计算重建理论方法研究”。
在9项技术发明奖项目中,陕西省主持完成5项,其中通用项目4项,通用项目中的3项由高校主持完成。分别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李建东教授等完成的“密集无线通信系统的网络化资源管控技术”、西安交通大学赵玉龙教授等完成的“高动态MEMS压阻式特种传感器及系列产品”和苏光辉教授等完成的“先进核动力系统多因素跨维度强耦合动态分析技术及应用”。
在21项科学技术进步奖项目中,陕西省主持完成11项,其中通用项目7项,7皆为高校主持完成。分别是西安交通大学陶文铨院士、何雅玲院士和王秋旺教授等为带头人的“西安交通大学热质传递的数值预测控制及其工程应用创新团队”、郑庆华教授等完成的“税务大数据计算与服务关键技术及其应用”、赵钦新教授等完成的“气液固凝并吸收抑制低温腐蚀的烟气深度冷却技术及应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徐德龙院士等完成的“冶金渣大规模替代水泥熟料制备高性能生态胶凝材料技术研发与推广”、西北工业大学张秋禹教授等完成的“吸附分离聚合物材料结构调控与产业化应用关键技术”、陕西科技大学张美云教授等完成的“高性能纤维纸基功能材料制备共性关键技术及应用”、空军军医大学窦科峰教授等完成的“肝移植新技术—脾窝异位辅助性肝移植的建立与应用”。值得一提的是,“西安交通大学热质传递的数值预测控制及其工程应用创新团队”是继第四军医大学樊代明院士带领的消化系肿瘤研究创新团队后,陕西省高校,也是陕西省连续第二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
这些成果的获奖凸显了陕西高校的整体科研实力,也体现了高校对国家和陕西省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