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教育动态 > 正文

十分钟里的神话“新舞台”

[2025-11-07 13:06:51] 来源: 编辑: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接手这个四年级班的第一周,我就被“阅读”绊住了:翻开语文书,课后生字表里的字大半孩子读不顺,课外书更是堆在抽屉最角落,连封面都蒙着一层灰。

汉阴县城关镇中心小学 汤娅莎

  接手这个四年级班的第一周,我就被“阅读”绊住了:翻开语文书,课后生字表里的字大半孩子读不顺,课外书更是堆在抽屉最角落,连封面都蒙着一层灰。

  第四单元“快乐读书吧”讲到神话,我拿着一张“十分钟计划”推开教室门。“这个月咱们每天只读十分钟课外书,先从《神农尝百草》开始——不认识的字先查字典,再标上拼音,明天组长会抽查。”话音刚落,底下冒起小声嘟囔:“十分钟还要查字典啊?”我没接话,低头翻开书念起神农试药的段落,念到“一天里中毒竟达七十次”时,后排那个总趴着的男生,悄悄把下巴抬了起来。

  读完故事让他们说感受,教室里静得只有翻书的窸窣声。我干脆拍板:“分组演这个故事——第一组先上,只演不说。”几个前排的孩子磨磨蹭蹭站起来,手忙脚乱地模仿“尝草”——有人皱着眉捂肚子,有人慌里慌张摆手拦着同伴,台下突然响起一阵哄笑。第二组上场时,平时那个声音轻柔如蚊蚋的女生,紧攥着书小声念起旁白:“神农的身子是透明的,能看见草在肚子里转……”她手边还摆着一本自制的“道具书”,封面上歪歪扭扭写着《本草经》,里面画着几株简单的植物:车前草旁打了个绿色对勾,旁边标注“无毒,能利水”;曼陀罗花涂着深紫色,画了个红色叉号,注着“有毒,误食昏迷”;还有一株甘草,叶片涂得鲜绿,旁边画了个小小的笑脸,写着“甘甜,能调和药性”。第三组更热闹,演神农的男孩捏着嗓子叫嚷:“这草有毒!快拿水来!”还特意举起《本草经》指着有毒的植物图案,连靠窗的几个孩子,都探着脖子往讲台凑。当第五组演完,下课铃响了,那个上课总不听的学生举着手喊:“老师!我想演《盘古开天地》!我还能做本‘天地图谱’道具!”

  我顺势布置作业:“回家找朋友表演其他神话故事,记得做一份专属道具书,‘不要说出故事名称’,表演完后让大家猜猜是什么故事。”收拾教案时,看见后排两个女生凑在一块补画《本草经》——纸上除了之前的“神鞭”和红花,又添了几株新植物:苦苣菜画着锯齿状的叶子,标着“无毒,可充饥”;夹竹桃涂着粉色花瓣,画了个警示三角,写着“全株有毒,切勿触碰”,花瓣边缘的小圆圈被涂成了红色,像一个个小小的警示灯。

  第二天抽查“十分钟阅读”,组长跑过来拽我袖子:“老师!刘权燊查了五个生字,都标了音!”我翻开他的书,“赭”字旁边用铅笔写着小小的“zhě”,其后跟着一个咧嘴笑的表情,连嘴角的弧度都画得歪歪扭扭。他的桌肚里,还躺着一本增补版的《本草经》,新增的鱼腥草旁画着水滴图案,注着“无毒,能清热”,字迹虽稚嫩,却一笔一划写得认真。

  原来让“懒得动”的孩子靠近书本,不用先讲大道理——十分钟的故事、一场手忙脚乱的哑剧,还有一本本画满图文的自制《本草经》,就够让他们攥着字典,顺着神话里那束指引的光,往前挪一小步。那节课上没演完的神农故事,早成了他们抽屉里藏着拼音、笑脸和植物图谱的新故事。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