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教育动态 > 正文

安康高新四小:AI架起时空课堂 科学种子播撒童心

[2025-09-18 13:49:00] 来源: 编辑: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奥斯特先生,您发现电生磁现象的灵感源自哪里?” 近日,安康高新区第四小学六年级科学课上,学生的提问借助AI技术“穿越时空”,与百年前的丹麦物理学家实现“隔空对话”。这堂别开生面的《电与磁》课,正是该校响应2025 年全国科普月、深耕科学教学创新的生动缩影。​

  “奥斯特先生,您发现电生磁现象的灵感源自哪里?” 近日,安康高新区第四小学六年级科学课上,学生的提问借助AI技术“穿越时空”,与百年前的丹麦物理学家实现“隔空对话”。这堂别开生面的《电与磁》课,正是该校响应2025 年全国科普月、深耕科学教学创新的生动缩影。​

  课堂上,朱典钱老师依托人工智能技术,将抽象难懂的电磁原理转化为沉浸式互动场景。当虚拟实验中通电导线让小磁针发生偏转时,孩子们眼中满是兴奋与好奇。“以前觉得科学家离我们很远,现在好像能和他们一起做实验!”学生小陈的真切感受,道出了这堂创新课堂的独特魅力。​

  作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夯实科技强基础”科普月主题的积极践行者,高新四小并未止步于单堂课的创新。该校同步开展三类特色活动:邀请科研院所专家、企业工程师进校园,讲解机器人构造、解码编程逻辑;设立机器人竞技、小发明制作实践区,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培塑创新思维;通过科学主题班会、科幻画征集、科幻观影等活动,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科学想象力。​

  “我们希望用科技赋能教学,让科学精神深深扎根孩子心中。”该校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以全国科普月为契机,规范使用“全国科普月”“科普中国”标识,把创新教学模式融入日常教学,让今日课堂里萌发的科学好奇,成长为明日学生探索创新的坚定力量。​

  (王宗涛)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