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教育不断探索与创新的道路上,为进一步提升教师数学领域教学能力,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5月7日,小班年级组以本学期教研方向《数学核心经验》为导向,开展了从理论到“指尖上的智慧”——数学核心经验与教玩具融合沙龙的阅读分享。本次活动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指引,聚焦《数学核心经验》理论框架,结合PCK(领域教学知识)专著研读与教玩具实践探索,为教师搭建了“理论浸润—实践体验—反思提升”的研训平台。
首先,教研组长张敏老师围绕《学科教学知识(PCK)》一书展开深度推荐。PCK理论强调教师将学科知识与教学法知识有机结合,转化为适合幼儿学习的内容。分享中,张老师从理论内涵出发,结合小班幼儿数学学习特点,阐述了PCK对数学教学的指导意义。希望老师们通过阅读这本书,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并成为有数学自信的、有数学智慧的、并乐在其中的老师。
活动中,教师们化身“小玩家”,分组体验了各班设计的数学教玩具:从“手掌数字”中感知数量的比较,在“图形变变变”中探索空间组合,通过“冰糖葫芦”发现模式规律……体验结束后,大家聚焦三个维度展开研讨:核心经验(如“数运算”“图形属性”);幼儿数学行为(如试错、语言表达、合作验证);优化建议(增加层次性材料、融入生活情境)。 现场思维碰撞不断,一张张观察记录表写满了教师的思考与智慧。
教玩具设计者带来了精彩的案例分享,展现“理论落地”的巧思:
“图形小怪兽”游戏中,幼儿通过寻找、匹配不同形状的物品,深化了对图形特征的认知;“数感启蒙大转盘”游戏则巧妙地将数序与操作相结合,让幼儿在游戏中自然习得数学知识。
设计者们特别提到:“教玩具不是‘为玩而玩’,每一个操作细节都应指向明确的数学思维发展点。”
活动尾声,杨主任和何园长分别对本次沙龙进行了中肯评价和全面总结。杨主任用三个词语升华活动价值:看见儿童—从“教师预设”转向“儿童视角”,让数学游戏贴近幼儿真实生活;“深耕专业”——持续研读PCK理论,用科学知识解读幼儿行为; “创新融合”——鼓励教师将数学核心经验与艺术、科学等领域有机融合,打造更有深度的游戏化课程。
何园长肯定了教师们在活动中的积极探索与深入思考,强调了《数学核心经验》与PCK理论对教学实践的重要引领作用,以及教玩具在幼儿数学学习中的独特价值。同时,何园长也对未来的教研工作提出了殷切期望,鼓励教师们持续深耕数学领域教学,做一个“数”业有专攻的幼儿教师;同时,不断优化教玩具设计与应用,将理论学习转化为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为幼儿提供更优质、更有趣的数学学习体验,助力幼儿在数学启蒙之路上快乐成长。
本次沙龙活动,既是理论的沉淀,也是实践的启航。老师们通过“阅读—体验—反思—共创”,深刻体会到:数学教育不是机械训练,而是让幼儿在游戏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之旅。未来,小班组将继续以《数学核心经验》为灯塔,以PCK理论为支架,让数学教育回归儿童本真,让思维之花在游戏中悄然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