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未满夏初至,浅夏胜春最可人”。4月3日清晨,平利县城关第二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们踏着薄雾,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开启“探春寻节气”研学之旅。稚嫩的脸庞映着晨曦,孩子们如同灵动的音符,跃动在河畔步行道上。
抵达亲水广场时,晨光正穿透垂柳新芽,在青石板上织就光影斑驳的画卷。孩子们席地而坐,白球鞋沾着青草露珠,红扑扑的脸蛋映着樱花粉霞。分享完书包里的水果与点心,属于孩童的“春日剧场”自然上演:几个小朋友跳起即兴舞,男孩们追逐着纸飞机,笑声惊起树上的鸟雀。
“节气长廊”引起了孩子们的关注,从“立春咬春”的民俗插画到“清明插柳”的诗词楹联,图文并茂的宣传栏让孩子们目不暇接。“原来惊蛰会打雷唤醒小虫子呀!”戴棒球帽的吴若溪指着地上拱土的蚯蚓惊呼。杨老师单膝蹲下,指着石缝里的蒲公英讲解“春分三候”。
返程路上,孩子们或举着樱花书签,或捧着柳叶标本,或念着新学的节气歌。河畔春风中,童声与鸟鸣应和,传统文化与现代童真正在此处完美交融。这场春日研学,终将在他们的人生四季里,绽放着永不凋零的文化之花。
(周显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