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保障校园食品安全,安康高新区第二小学一直以“零隐患、高标准、严管理”为目标,通过制度压实责任、流程精细管控、科技动态赋能、家校协同共治、长效风险防控五大举措,将食品安全从“被动监管”转为“主动守护”,让每一份校园餐既成为健康保障,更传递育人温度。
责任层层压实,构建“三级管理体系”。该校建立“校长总负责—总务处、安全处统筹—营养专干具体落实”三级责任体系,各层级职责分工明确。校长牵头制定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定期督导落实情况;总务处、安全处联合制定采购、加工、留样等全流程规范,严格落实市食品安全“十统一、六到位”要求;营养专干每日监督食材验收、加工操作及台账记录,确保细节无疏漏。此外,该校还实行“领餐员”制度,不定期进行领餐员规范领餐培训。
全流程精细化管理,严把“安全关”。在流程管控方面,学校设立专项账户,实行收支分离,定期公示餐费使用明细,确保资金透明化;选择多方资质齐全的供应商,落实“定点采购+三方验货”制度,确保米面油、肉类等食材可溯源,确保采购规范化;起初,该校就制定了《高新区第二小学后厨操作手册》,明确烹饪温度、生熟分区等要求,每日留样48小时备检,确保加工标准化。
科技赋能,打造“智慧食堂”。为强化动态监管,该校食堂后厨、配餐区等全部区域安装高清摄像头,无死角监控,实时同步至校方及上级监管部门平台;建立智能预警系统,引入AI分析技术,对未戴帽子、口罩不规范及非操作人员进入食堂等违规行为自动识别并触发警报;营养专干及时记录采购、检测、消杀等数据,实时统计并一键上传云平台,实现动态可追溯。
家校协同,共筑“阳光校园餐”。每周五进行“家长开放日”活动,邀请家长代表参观食堂,现场查看食材品质、后厨卫生,参与陪餐并填写反馈表;学校设立“校园餐建议箱”,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针对菜品营养搭配、口味优化等建议及时调整;实行全员陪餐制,全体教师每日与学生同餐,第一时间发现并反馈问题,形成“师生共监督”机制。
长效监督机制,确保“日日清、周周查”。日营养专干每日检查食材新鲜度、餐具消毒情况,通过校园公示栏与工作群及时公开当日餐品信息及检测结果,坚持日管控;安全处联合家委会每周开展突击检查,重点排查库存管理、设备安全等环节,做实周排查;学校还不定期邀请市场监管部门每季度入校评估,对标整改提升。
未来,学校将持续完善“全链条、全场景、全参与”的食安管理模式,以“最严标准”守护师生“舌尖安全”,筑牢师生校园幸福生活的基石。
(李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