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泉中学高考备考复习策略报告研讨会于4月14日、4月15日晚自习在瑞行楼五楼举行,区教育局副局长乔丰年,教育股、培训中心相关领导莅临研修地点指导工作,常务副校长杨选及相关处室负责同志参加了研修活动,我校131位高三教师在各学科教室聆听报告并参与研讨活动。
本次研修活动采用线上报告和教师集中研修方式进行。为保证活动安全有序进行,学校根据会议防疫要求,提前做好了消杀、测温、入座、个人防护等工作。本次高三复课备考报告会,学科专家从高考的方向、备考的策略、典型试题的举证、教师复课的指导、学生迎考的思路、试题切入的角度、教学资源的选用、2020年高考的预测、社会热点的回应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解读,学科报告高屋建瓴,内容丰富,涵盖全面,既有宏观把控又有微观剖析,操作性强,有明确的方向性导向。报告会后我校教师进行了研讨活动,大家用教学中的案例、课堂中的实例、生活中的举例,充实丰富了本次报告研讨活动。
王吾堂以全国二卷的语言文字应用题为例,分别从命题特点、设题方式、分析真题和答题策略四个方面进行具体阐述,其中以分析真题和答题策略为主要内容,紧扣考纲和高考热点,实用性强。
——语文组邢维仙老师
研究考纲考题,调准焦距,把握命题方向,做到心中有底,心里有数,反思自己的教学。首先,让学生全面系统掌握和准确理解学科主干知识,保证基础知识储备完善。其次,注意提炼主干知识,注重知识问题化,问题专题化,专题题型化,题型方法化,方法步骤化,枯燥概念鲜活化,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原理图示化,知识联系结构化,实际问题数学模型化。
——数学组张振荣老师
听专家报告,传递2020高考最强信号:围绕中华传统文化,立德树人;基于核心素养,知识与能力考查并行,同时关注细节;疫情下落实基础提高效率,延迟后谋求技巧策略的渗透与指导;综合能力培养与素养提高的融合已成为复课要点亦是难点;选题要准、做题要精、纠错要实。
——英语组田宁老师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集中回答了高考“考什么”“怎么考”的核心问题。它将成为未来新高考改革和命题的重要指南,也将成为广大师生复习备考的重要参考。从2020年开始,不再制定《考试大纲》,《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将成为高考命题的风向标。要落实好四个转变:由重物理知识转变为重能力素养;由面面俱到转变为狠抓重点;由解物理题转变为解决物理问题;由关注教师的教转变为关注学生的学。
——物理组党维军老师
后期复习绝不是一轮、二轮复习的重演,而是从前期复习的“细看教材、夯实基础”转入到对高考重点、难点知识的提炼和突破以及巩固和强化。构建和谐知识网络体系,使其更系统化、条理化,使学生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化。(1)构建知识网络体系并强化记忆核心考点,达到熟、巧、活的程度;对学生进行思维模式训练,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3)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和准确性,树立自信心。
——化学组许军鹏老师
题在课本外,理在课本中。采用泛读、精读、点读、考练等多形式相结合的方法,强化对教材内容的掌握程度,以万全准备应对高考。研究历年高考真题,梳理高频考点进行重点练习,排查未考盲点补漏复习以备不时之需。注意对学生进行应试技巧、应考策略与能力的培养。
——生物组程康老师
专家报告,强调立德树人,培养核心素养,内容详实,受益匪浅。政治学法建议:1.选择题:审清题干抓题眼,联系题意取舍之。2.主观题:审材料,把握命题的中心点;审设问,把握事理的结合点;审指向,确定答题的切入点。3.规范作答:专业术语化、要点化、主次化、序号化。
——政治组孙健老师
下一阶段的历史复课要落实下面五点:1.一轮复习:要脚踏实地,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复习讲解;2.复习中要关注课标、关注学情、关注课堂、关注微观知识;3.二轮复习要跳出教材,不能拘泥于课本,要结合热点,大胆创新,拓宽学生思维;4.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减少不必要的失分,同时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5.研究高考试题,把握高考命题规律,科学高效进行复习备考。
——历史组韩晓婷老师
杨老师从“宏观把握课程改革方向”“分析总结高考命题趋势”“有效选取复习备考策略”“精准设计小切口微专题”“高三课堂教学反思”五个方面进行指导性交流。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高考新动向,坚持地理主干知识点考查不动摇,提升学生识图能力,提供必要的解题信息、线索和模板。
——地理组李铁武老师
本次高三复课备考研讨会是防疫形势得到有效扭转后举行的首次集中研修活动,丰富的授课内容、全新的复课理念、务实的工作建议必将对我校高三近期的复课起着现实的引领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