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阳县城区第三小学开展新冠肺炎防控应急演练
为全力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科学应对、精准施策,有效遏制疫情在校园的发生和蔓延,落实细化学校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增强方案的实用性、可操作性和学校在突发新冠肺炎事件时的应急处理能力,切实保障师生健康和校园安全。山阳县城区第三小学组织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演练,校长何福泰担任总指挥,山阳县中医院疫情防控驻校责任医生张伟、城区三小领导班子成员、全体教师、安保人员参加观摩演练。
制定预案 细致部署
学校高度重视本次演练活动,分别于4月6日、9日召开校委会,分管安全副校长崔霞组织学习了《商洛市中小学新冠肺炎防控措施》,集体商讨了演练细节,制定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预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演练方案》,分级分人明确职责,对做好学校疫情防控演练工作做出了部署和提出了具体要求。何校长要求各部门务必高度重视、加强合作,共同做好演练工作。
9日下午,学校召开演练人员培训会,安保主任周鸿仪对疫情防控演练进行了详细部署,对演练任务进行了分解落实,为演练做好了充分准备。
扎实演练 熟悉流程
本次应急演练预设了家庭健康监测;炊事人员、保安进校演练;教师进校演练;学生进校检测;午检课中应急;教师就餐演练;学生就餐演练;学生放学演练八个场景,模拟可能遇到的各类突发情况,检验教师应急处理能力。
场景一:炊事人员、保安进校演练
炊事人员和保安,每天早5:30进校工作,由门卫对其进行健康码查验、检测体温。
场景二:教师进校演练
教师每天早7:00—7:20进校,由保安对其进行健康码查验、检测体温。
场景三:家庭健康监测
学生在家发现体温异常,家长电话向班主任请假,班主任向家长强调就医报备等注意事项。做好因病缺勤、追踪登记,上报学校。
场景四:学生进校检测
模拟学生进校时,一名学生有发热、咳嗽、发冷等症状,检测人员立即向学校应急处置组报告,应急处置组安排校医将患病学生带到校外临时隔离点,复诊体温为38.7℃,符合新冠肺炎疑似病症,学校立即启动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预案。相关人员联系120把学生送往县人民医院,第一时间向科教局和卫健局汇报。
场景五:午检课中演练
课上一名学生突然出现发烧、呕吐等不适,教师立即带领该生离开教室,经校医复诊,学生符合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学校立即启动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预案,各相关工作人员开展工作,履行职责。
场景六:教师就餐演练
教师在餐厅北门排好一列纵队,间隔1.5米依次进入餐厅盛饭,随后由餐厅南门出,分别进入指定教室用餐。
场景七:学生就餐演练
就餐期间,学校实行分班级就餐,班主任要求学生按七步洗手法洗完手,回到教室,间隔1.5米列队就餐。
场景八:学生放学演练
各班主任将学生按时通过规定路线带到大门两侧,配班教师做好纪律维护,家长在指定地点等候接学生回家。
及时总结 完善提高
随后召开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演练总结大会。
张伟医生对如何我防护、应对突发状况等细节进行指导。
何校长认为整个演练过程人员行动迅速,切实做好了隔离、报告、送医、消毒、稳定等方面的工作,不仅让疑似患者得到最快速的隔离与救治,还要让其他师生的健康得到最有效的保护,把疾病的传染危害降到最低。何校长对演练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改进意见。他要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扎实开展培训活动、全体教师熟记规范操作流程所有工作人员按规操作,切实提高突发新冠肺炎疫情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有效阻止传染源输入,保护师生员工身体健康,保障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本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演练全面检验了学校疫情防控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指挥能力,确保了学校疫情防控科学、规范、有序开展,为保障安全顺利开学打下良好的基础。疫情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山阳县城区第三小学将全力以赴,为这次大考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文章来源:山阳县城区第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