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教育动态 > 正文

背着儿子上学

[2020-03-18 23:54:55] 来源: 编辑: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她胸前挎着书包和餐具,背上背着越来越壮的儿子,吃力地,一步一步地来到教室,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上学的日子里,每天早上,在汉阴县恒大小学,总会看到这样一位母亲背着儿子上学。

她胸前挎着书包和餐具,背上背着越来越壮的儿子,吃力地,一步一步地来到教室,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上学的日子里,每天早上,在汉阴县恒大小学,总会看到这样一位母亲背着儿子上学。

疫情当前,她宅家守望,捐款抗疫,为疫情防控添助力。家校共育,她心怀感恩,戮力同行,架起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桥梁。抚育儿子,她茹苦含辛,负重前行,让折翼天使长出翅膀。她是学校的好帮手,是家长的好朋友,更是儿子的好妈妈。她就是汉阴县恒大小学家委会主席张荣。

真情温暖你我,真诚守望相助

“疫情发生以后,我每天都在关注着,看着那些抗疫一线的逆行英雄的感人事迹,还有那些为了抗击疫情而牺牲的烈士们,我每每都是热泪盈眶。我在想,我没有能力去一线支援。可我是不是应该做点什么,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呢?”26日,她在学校家委会群里发出了“抗击疫情,你我同行--大爱汉阴”爱心捐赠倡议书,并通过家委会成员,迅速在全校各班级家长中展开倡议。在她的带动下,全校家长和老师积极响应,311人次捐款16441元,购买防疫物资,用于疫情防控。

疫情肆虐,停课停学,家长和孩子都焦躁不安。她在做好居家防护和教导儿子的同时,想学校之所想,急家长之所急,充分发动家委会成员,引导家长正确了解疫情,理性对待疫情,做好心理调适,带头以身作则,服从统一管理;引导家长科学防控疫情,少出门、不串门、不扎堆、不聚会,戴口罩、勤洗手、勤消毒、常通风、常运动;引导家长积极配合学校,为孩子的线上学习做好必要准备,并帮助孩子克服线上教学的种种困难,确保线上教学出实效。

她的言传身教,让儿子徐志宏不恐慌,不烦躁,爱阅读,爱学习。

因为心怀感恩,所以戮力同行

“同学们,徐志宏同学生病了,所以不能走路。我们以后要多关心他、帮助他。”“徐志宏,不要哭,你要坚强。你虽然不能和他们一样参加运动会,但是你可以为他们加油、打气。他们赢了,也就是你赢了!”“徐志宏,今天老师讲的知识学会了吗?你把‘做一做’做给我看看,我看你是不是真的学会了。”“都做对了!你好聪明哦。你可比有些孩子认真多了,给你点赞!”“徐志宏,上信息课,我帮你拿书吧。”“徐志宏,我帮你洗碗。”“徐志宏,体育课我陪你去晒太阳吧。”……一句句暖心的话语,一次次热心的帮助,把她感动的热泪盈眶。从给儿子治病开始,在照顾好儿子生活起居的同时,她就挤出时间加入到陕西029公益做志愿者。她不想自己遭遇的那些锥心刺骨的伤痛,再被加之于别的孩子及其父母身上。通过公益活动,她让更多的人了解像她儿子一样的小儿脑性瘫痪孩子生活的困苦与艰难。在她和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给予折翼的天使更多的理解、鼓励、关爱与帮助。

“学校需要我的时候,家长需要我的时候,孩子们需要我的时候,我都在。”这是她通过层层竞选被汉阴县恒大小学聘为首届校级家长委员会主席时的发言。看到新建学校还未纳入环卫清扫范围,学校外面路旁的果皮、纸屑、塑料袋等垃圾急待清理。周末,她就和学校部分家委会成员一起,开展了“大手拉小手,文明一起走”清洁校园周边环境志愿服务活动,把学校周围的环境清理的干干净净。学校师生参加大型活动演出,她和家委会成员一起护送学生,准备道具,还自掏腰包为老师和同学们送去矿泉水。学校有大型活动,她和家委会成员一起,布置会场,做好服务。学校组织质量检测,她和家委会成员走进考场,参与监考。

学期初和学期末,当她得知很多学生家长不方便购买教材配套的教辅资料时和寒假作业时,她主动到新华书店联系,请求新华书店把相关资料送到学校门口,并提前告知家长朋友,在接送孩子的时候,顺便就给孩子买了。

……

她的耳濡目染,让徐志宏懂得了善良、热心和感恩。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小志宏的善良,同样让人感动:“我不能为抗疫一线的叔叔阿姨做些什么,只能祈求他们一个都不能少的平安归来。”

没有生而坚强,只有选择负重

在老师和同学的眼里,徐志宏同学是一名身残志坚、乐观向上、好学上进、善良感恩的好学生,也是学校首届“文明小公民”。

说起儿子徐志宏,张荣泪水止不住地往外流。儿子11个月的时候,就患有左肾多发性结石。在他一岁6个月时,肾结石掉落到膀胱里,形成了尿路梗阻。瘦得皮包骨头的儿子,痛得大哭不止。她带着儿子去了西京医院泌尿外科。经过诊断,儿子需立刻进行手术。可是在手术之前,医院通知手术延后。因为孩子有肺部感染,需要先治疗,让她们出院。那一刻,无助的她,给医生跪下了,请求留在医院治疗肺炎,并承诺不会拖欠医院的治疗费用。孩子痛的没办法,她抱着他整夜整夜的摇晃,儿子哭,她也哭……徐志宏一岁10个月时,又被鉴定为小儿脑性瘫痪,运动神经障碍,二级肢体残疾。为了给孩子治病,她三天两头往医院跑,跑遍了省内外的相关医院,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千方百计凑钱也一直坚持给孩子在医院做康复治疗。“在医院给孩子做治疗的时候,最难熬的不是生活不方便和休息不好,而是孩子做康复时的痛苦。每当康复治疗师给孩子扳腿,扳胳膊时,孩子痛的衣服都湿透了!那时我的心都碎了!这都不算啥。最伤心的时候,就是带着孩子去公园玩的时候,别人异样的眼光和残忍的话语,痛的让我难以呼吸。”说起那段痛苦的经历,她泣不成声,几度哽咽。

她咬牙坚持着,儿子的病情有了一些好转。正是她满含希望的竭力坚持,在小志宏的心里播下了乐观向上,绝不轻言放弃的种子。

儿子徐志宏到了该上学的年龄了。她就用轮椅推着儿子,一起走进学校,一起微笑着和老师、同学亲切地打招呼。到了楼梯口,她胸前挎着书包和餐具,背上背着越来越壮的儿子,一步一步地来到教室。上早操,她就陪着儿子在教室里读书、写字。看到儿子望向窗外那无比艳羡的目光,她马上背起儿子,跟在队伍的后面,慢慢地走着。上课,她不是坐在儿子的身边陪读,就是拿着一本书在教室外面认真地看着。下课,她要么背着儿子去上卫生间,要么陪着他坐在教室里休息。吃午饭的时候,她帮着老师给孩子们打完餐之后,把香喷喷的饭菜端到儿子面前,陪着他慢慢地吃着。放学,她仍然胸前挎着书包和学习用品,背上背着儿子,一步一步走下楼去……这一背,就是四年。

她的艰难,儿子看在眼里。她的辛酸,儿子记在心里。在老师的悉心培育下,尽管把笔拿稳都非常困难,但小志宏很少拖欠作业;尽管反应慢,但他学习从不拖后腿。

为了能让儿子和普通孩子一样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她和儿子一起学围棋,学书法,学画画,学小乐器……可是,因为运动神经障碍,儿子“举手”维艰,结果可想而知。她告诉儿子:“你虽然有一个残疾的身体,但不能有一个残疾的思想。既然你无法改变你的身体状况,就要通过你自己的努力,来改变你的未来。”她给儿子买了很多书,带着儿子一起看书,看很多很多的书。在学校老师的指导、培养和推荐下,2018年,徐志宏被评为“汉阴县书香少年(儿童)”。

她还要继续背着儿子去上学,直到背不动的那一天为止。

(通讯员:鲁爏)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