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地球,爱护环境是我们全人类共同的职责,为了进一步加强全体师幼垃圾分类的意识,我们中班组开展了“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主题活动。
活动中通过图片、视频、采访以及实践操作等方式让幼儿了解垃圾分类知识,学会正确投放各类垃圾。
生活垃圾分为四类:
一、可回收物(蓝色)指生活垃圾中未污染的适宜回收和资源利用的废弃物。包括废纸、废塑料、废金属、废包装物、废旧纺织物、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废玻璃、废纸塑铝复合包装等。
二、厨余垃圾(绿色)指家庭产生的有机易腐败垃圾。包括丢弃不用的菜叶、剩菜、剩饭、果皮、蛋壳、茶渣、面食、过期食品、肉类、鱼虾类、贝壳、骨蔬菜、瓜果等。
三、有害垃圾(红色)指含有对人体健康或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潜在危害物质的垃圾。包括废电池、废旧日光灯管、节能灯、废油漆、溶剂及其包装物、废温度计、废血压计、废药品及其包装物、废杀虫剂、消毒剂及其包装物、废胶片及废相纸等。
四、其他垃圾(灰色)指除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之外的垃圾,包括受污染的与无法再生的纸张、受污染或其他不可回收的玻璃、塑料袋与其它受污染的塑料制品、废旧衣物与其它纺织品、破旧陶瓷品、难以自然降解的肉食骨骼、妇女卫生用品、一次性餐具、烟头、灰土等。
通过课件帮助孩子们了解生活中有哪些垃圾。之后,教师用自制的垃圾分类箱告诉孩子们如何对垃圾进行分类,哪些属于可回收物、哪些属于不可回收垃圾、哪些是厨余垃圾、哪些是其他垃圾,并教育孩子们和幼儿通过主动操作,能在日常生活中主动、自觉地进行垃圾分类,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我是小记者”活动中,通过采访老师使我们大家都提高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并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通过主动操作,学习垃圾分类,进一步提升幼儿垃圾分类的知识,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西安是我家,美丽靠大家”。做好垃圾分类,更是每个孩子、每位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请用我们的大手牵着孩子的小手,向污染宣战,共同做好垃圾分类和减量工作。让我们携起手来,扮美生活、扮美校园、扮美城市,为建设美好家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