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各类传染病疫情在学校发生和蔓延,确保师生身体健康,兴平市教育局多管齐下,多措并举,扎实开展传染病防控工作,织密校园传染病防控安全网,全面提高校园传染病防控工作水平。
明确主体责任,规范规章制度。把责任落实作为前提,全年召开10次专题会议,强化主体责任落实,提高防范意识,要求各校建立由“一把手”负总责,分管副校(园)长具体负责,专(兼)职人员各负其责的工作组织机构,做到责任层层落实,进一步完善校园传染病防控应急处置预案和各项管理制度,形成了应对快速、保障有力的校园传染病防控机制。
强化制度引领,科学规范指导。把制度建设作为保障,按照传染病防治有关法律法规,先后制定下发了《兴平市教育局2019年校园传染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科学规范指导学校防控工作,从入学源头上加强管理,建立防护网,保障师生在校健康安全。
加强专业培训,提高防控能力。把专业培训作为抓手,不断加大培训工作力度,通过开展全市学校传染病防控技能培训,对全市各校的分管领导、专(兼)职防控工作人员进行防控知识培训,全年共召开培训会8次,累计培训2600余人次。同时,市教育局邀请卫健、食药等部门在教育系统多次开展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食品安全知识讲座,全年共参与学生5万余人次,切实提高了各校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提高了学生自我防控能力。
强化监管机制,查找补齐短板。把联合监管作为手段,联合卫健局、食药监局等相关部门,定期不定期开展校园传染病防控工作督导检查。对供货商统一招标配送的货源和配送环节进行不定期抽查,从源头上规范了学校食堂食材的采购。加大实施“明厨亮灶”工程,对贮藏、加工、消毒、留样等环节进行规范监管,有效确保学生吃的安全、喝的放心,杜绝食源性传染病在学校发生。截至目前,共开展联合检查7次,下发整改通知书8份,对15处问题进行整改。
强化健康教育,构建联防体系。把教育宣传作为基础,要求各校扎实开展传染病防控知识进校园活动,通过健康教育课、班队会、板报、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宣传。开足开齐体育课,认真落实“两课两操”“阳光一小时”等活动,切实增强学生体质,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提高学生自身抗病能力。同时,通过家长会、班级工作群、发放宣传册等途径,向家长宣传常见传染病防控知识,营造家校联防的社会氛围。
(文/吴享香 图/高宇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