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阴县平梁镇有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山清水秀,绿树成荫,唤做中河村。这里民风淳朴,人们勤劳朴实,守着几亩薄地,世代耕作,鲜有读过书的。因此,这个村的贫困家庭比比皆是——三组的黄尊明就是一个典型。听说这个黄尊明能说会道,头脑精明,年轻时还是个体户,在观音河开过商店,赚过不少钱,还娶了一房漂亮的媳妇。婚后一年生下了一个男婴,起名“黄贵乾”。全家其乐融融。可惜好景不长,黄尊明被查出患有骨髓病,病情迅速恶化,花光了所有积蓄仍未治愈,丧失了劳动能力。贵乾三岁时妈妈就抛弃了家庭,离家出走,开始了自己新的生活。父子俩只能相依为命,依靠政府救济艰难度日。
劝 学 一转眼,贵乾到了上学的年龄。他在离家附近的一所小学开始了知识和文化启蒙。别的孩子有爸爸妈妈接送、参加亲子活动,其乐融融,可贵乾的爸爸因为腿疾连最基本的接送也无能为力,只能让他独自一人上下学。加上一些孩子的冷言风语,久而久之,仅有的几个小伙伴也渐渐与他疏远了。本来就少言寡语的贵乾孤苦内心中产生了厌学情绪:“不念书了!”“宁愿在家放羊,也不去那个讨厌的学校!” 于是,开始了逃课、逃学…… 这么点儿大的孩子不上学,以后怎么办?后来,爸爸听说平梁镇中心小学校园环境优美,可以就餐和住宿。关键是那里的老师好,有爱心,对学生特别地关心和照顾。于是,爸爸决定将他转入平梁镇中心小学就读,换一个新的学习环境。但当贵乾看到学生时,总感觉有人在背后对他指指点点,学习心不在焉。于是又产生了逃学的念头——哭、闹、不吃不喝、不睡觉,就是要回家。 为了让贵乾能安心上学,校长、书记、德育主任、班主任以及镇村干部一次又一次在一起商讨解决贵乾就学吃饭、住宿、乘车接送等困难,也记不清做了多少次的家访、谈心谈话、送教上门、倾情辅导。我们清楚地记得,贵乾不吃饭,学校领导和老师单独陪餐;哭闹时,学校领导和教师深夜包车或驾车送他回家;孤独时,专门请心理辅导教师陪他聊天,给他鼓励和关爱。无数次专车接送上下学;无数次学校领导和镇村干部到家劝返回校;无数次享受到来自学校和帮扶教师捐赠的金钱、书籍、文具和衣物……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经过两年多的努力,贵乾也慢慢长大了些,或许懂得了学校领导、老师和社会人士满满的爱心,被渐渐地感动和感化,决定不再逃学,安定下来了。
德育处李主任与黄贵乾沟通交流
黄贵乾参加“山里孩子看古都”活动
融 化 进得来,只是孩子学习的前提。要让贵乾想学、乐学,融入集体中,还需要下更大的功夫。 为了让贵乾留下来,自然让他在学习生活中得到了更多老师的关爱与呵护。在班级和学校里,他享有别的孩子不可企及的“殊遇”——他想干什么就让他干什么,他喜欢干什么就让他干什么,反正就一条“只要他高兴就行”。他想画画,就让他画画;他想打乒乓球,就让他打,俨然一只大熊猫一样,受到特级保护。由于幼年家庭变故和老师的百般呵护,他在班上有恃无恐,与其他同学格格不入,想欺负谁就欺负谁,想咋办就咋办。 这怎么行?这样下去,他会被宠坏的! 转眼间,贵乾已经上五年级了。尽管个子不高,却喜欢与人打架。一言不合就动手,还专拣要害处下手,班级安全纪律检查经常因此扣分,影响班级评比。他的自私、冷漠、有恃无恐,显露无遗,同学对他又气又恨。 作为班主任,我看着眼里,急在心上:坚决不能让他这样横行下去! 于是,我与贵乾一次,两次,三次……谈心谈话,促其转变。刚开始,他对我苦口婆心的善意劝说无动于衷,依然我行我素。又是一次“舞林对决”——和以往不同,这是个新转学“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把他狠揍了一顿,其他同学都“作壁上观”。贵乾嚎啕着,要我“主持公道”,此时我借机先给他来一剂“猛药”,然后细数了他的“恶行”,讲明利害,使他明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最后让他在办公室认真反思。同时,我也趁机给班上其他同学讲明了贵乾同学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请同学们给予一定的理解和宽容,留给他改正的时间和机会。 自此以后,我抓住一切契机对贵乾同学进行耐心的帮助和开导,渐渐地他开始主动和我说话,生活上有了困难也会找我帮忙,也愿意回答我关于家庭、爸爸病情等问题。班上其他同学也慢慢地接纳了他,与同学之间“打架”、“闹不和”之类的消息鲜有耳闻,偶尔还能听到关于他为同学、班级做好事的消息。
心理老师对黄贵乾进行心理疏导
学校老师翻山越岭去黄贵乾家家访
破 茧 贵乾同学的转变让学校领导和老师都刮目相看,感到欣慰。但他在学习上仍旧是一毛不拔的“铁公鸡”!根据我和同事们的观察发现,贵乾同学画画还像那么回事,写字还有点型,于是我鼓励他练习写字,练习读课文,从最简单的开始,不懂的就问我,无论什么时间。一次次地帮助,一次次地夸奖,成为他前进的动力。期中考试前的一天下午,我问他:“这次期中考试你能得多少分?”“给你考及格!”他信心满满地说。尽管那次只得了47分,但给所有人一个大大惊喜!我在全班表扬了他,同学们自发地第一次为他送上了热烈的掌声!这一次他没有豪言壮语,而是选择了沉默。在鼓励的同时,对他提出更高的希望:不但要学好语文,更要学好其他功课,也要积极参加学校和班级的各项活动,长大了才会有出息。凡改变总会痛苦。他说不喜欢数学,不喜欢学习英语,很多的“不喜欢”。但在我一次又一次的耐心引导下,他也勉强开始学习“不喜欢”的课程了。到了学期休业式,照例要总结学期工作,评优树模。这次黄贵乾竟破天荒美术考了全班第二!语文得了77分!数学、英语等学科成绩也有了很大提升!值周班长姚金妮郑重地宣布:“本学期‘进步之星’非他莫属!”教室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学校领导到黄贵乾家中了解情况
化 蝶 贵乾同学不但在学校里积极上进,在家里也变得懂事了。记得那是星期二的下午,我正在办公室批改作业,贵乾忧心忡忡地说:“爸爸的电话打不通了。”我很惊讶:“你不好好上学,老给家里打电话干什么?”原来他爸爸最近病情加重,右腿感染化脓,无法行走。医生叮嘱每天要清洗消毒,不然病情会急剧恶化,甚至要截肢。贵乾在家时每天都要细心地为爸爸清洗病腿,离家时就很担心爸爸的病情,现在已经两天没打通电话了!于是,我多方联系得知,他爸爸的“老年机”摔松了电话卡。贵乾总算松了口气,脸上的愁容渐渐散去。我发现,我们的贵乾长大了! 暑假,为了激励贵乾同学的不断进步,学校决定让他参加省少工委组织、旨在帮助贫困学生励志的“山里的孩子看古都”主题夏令营活动。在学校领导和老师的无私关爱、精心呵护下,如今,贵乾同学变得开朗、自信、充满阳光,学业成绩也日渐进步。本学期在班里,他当上了学习委员;被学校评为“进步之星”,这是他获得的第一张奖状!他把这张奖状拿回家,端端正正贴在新安置房的客厅正面墙上,并暗暗下决心:要挣回更多的奖状贴满墙! 写在后面的话 我们欣喜地看到黄贵乾同学的转变,这只是一个特例,只是教师扶贫帮困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在“用爱陪伴学生成长”的的核心文化感召下,学校全体同仁秉持“赏识每个孩子,成就每个孩子”的办学理念,按照扶贫帮困“四个优先”的要求,对贫困学生在生活上给予无微不至地关心,学习上精心辅导,鼓励他们参与各项有益社团活动,增强自信心,自觉培养发展潜能。 在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精心呵护下,一大批“黄贵乾们”脱颖而出,他们学习努力,自信、自立、自强。如今,孩子们得到生动、活泼、主动发展,学校各项工作蒸蒸日上,显示出勃勃的生机。 (汉阴县平梁镇中心小学教师 何仁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