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康市人民政府公布了《安康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其中我县申报的“传统木刻版画”等六个项目成功入选,在成功入选的“传统美术—木刻版画”在构元初中已进校入课12载。
旬阳木刻版画是流传在旬阳及周边邻县的一种古老的民间美术工艺,起源于宋代雕版印刷,兴盛于明清两代。其制作方法简单、色彩鲜艳、人物形态逼真、内容丰富深受群众喜爱。对这一珍贵的非遗传承,构元初中于2007年就正式成立了版画工作坊,至今历经了12年的探索与实践。工作坊成立以来,美术教师蔚世生结合学生实际,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以学生生活入手,利用废弃纸版、木版,引导学生创作实践,创作出了一大批极具地方特色的美术作品,在国、省、市、县各级美术展览中频获大奖(据了解,首批参展作品亮相于1999年“旬阳县中小学书画展”),成为全县艺术教育示范学校,少儿木刻版画特色学校。
近几年,构元初中少儿版画发展的步子更快,在版画创作上积极探索,大胆创新。目前创作种类不断丰富,创作成果不断攀升,在木版、纸版、单色版画、套色版画、丝网版画等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12年期间据不完全据统计,完成在校师生版画学习4000余人,社会培训交流2000余人,在版画的推广与传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少儿版画紧跟时代脉搏,先后完成了“双创扮靓太极城”、“汉水文化逝去的帆影”、“脱贫攻坚立下愚公志”、“不忘传统,弘扬中医文化”等思想鲜明的主题创作,在市、县两级成功举办了各类主题的版画作品展,得到了社会的强烈反响。
据悉,在庆祝70华诞之际,市、县举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中小学教师书法美术作品展”中多幅版画作品入选,其中蔚世生老师的版画作品《汉江小景》获得安康市中小学教师书法美术作品展一等奖。6月,由旬阳县文联主编,梁涛书记写序,县委政府策划的“画说脱贫”旬阳县美术家作品集,构元初中师生版画作品共26幅入编其中。
坚定文化自信,传播社会正能量。旬阳木版画承载了旬阳人一千多年的历史和文化积淀,记录了旬阳人的生活点滴,对陕南文化、汉水文化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参考价值,是安康民间美术的一支奇葩。而构元初中一如既往地承担起版画传统艺术的传承和对学生的艺术培养,12年来成绩斐然。
(张均业 张仁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