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河海大学物联网学院14名在校大学生组成的支教团走进石泉县池河集镇社区,为该镇90余名留守儿童送来了爱心文具,并开展了为期15天的暑期辅导班教育辅导活动,赢得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作为池河镇对口帮扶单位,从2016年以来,该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已连续3年对口支援池河集镇,走进扶贫一线,传播先进科技文化,捐赠爱心学习用品,辅导留守儿童假期作业,体验基层工作生活,调研当前社会现状,为全镇的教育扶贫贡献力量。
在为期15天的支教活动中,支教团以集镇社区留守儿童公益辅导班为平台,通过与留守儿童同吃同住同劳动(“三同”活动),与留守儿童零距离生活学习,与留守儿童建立深厚的感情,并走村入户开展调研,采访了解当前留守儿童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所需所求。在此基础上,支教团结合集镇社区的学情实际,开设了“七彩课堂”,即语、数、外、音、美、手工、安全知识,辅导留守儿童完成假期作业,指导留守儿童的暑假生活,普及防溺水安全常识,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趣味运动会,调动留守儿童参与集体生活,填补留守儿童的亲情缺失,培养感恩父母、尊重长辈的价值理念,树立立志成才、报效国家的远大理想。
作为苏陕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支教团团长柯静表示,下一步将把此次调研结果作为对口帮扶的基础,在全校范围内筹集善款,建立“池河基金”,推行“一对一”帮扶原则,即一个专业至少帮扶一个留守儿童家庭,确保留守儿童生活上有帮助、学习上有辅导、品行上有提升,实现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张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