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餐前活动是幼儿园一日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更好地体现“一日生活皆课程”的理念,我们对于如何开展餐前有效教育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既促进了幼儿多方面的发展需要,又调节了幼儿良好的进餐情绪,使每位幼儿在获得快乐与自信的同时,养成习惯、启迪智慧、发展能力,也使教师进一步认识到一日活动各环节的重要性,更做到一日生活各环节精细而优化。我们认为餐前教育有效性的组织实施一定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餐前教育方式的一定要多样。餐前教育项目很多,教育的方式也很多,通过尝试探索,可以是游戏、各种各样的分享、讲故事、唱歌等等。
1、利用儿歌进行教育。
比如小三班的严芝娟老师经常利用儿歌形式进行餐前教育:根据当天的菜谱,老师提前把当天的蔬菜用儿歌的形式,说给小朋友们,“西红柿,红又圆,水分多,味道甜。生吃熟吃,样样好,营养丰富,味道鲜。”“胡萝卜,细又长,身穿红衣,营养全。维生素多又多,多吃身体长得壮。”······也可以让大家一起来唱儿歌。这样孩子既了解了各种蔬菜,又知道了它的营养价值,从而也提升了他的食欲。
2、采用猜谜语的形式教育。
根据当天的饭菜老师提前准备好谜语,利用猜谜语的形式让孩子猜出当天的饭菜。例如:对于孩子不喜爱的蘑菇,老师们便会这样导饭:“宝贝儿,今天我们吃什么呢?它是一种菌类蔬菜:一顶小伞,落在林中,一旦张开,永不收拢。”老师对于谜底进行提示,让孩子发挥他们的想象,让孩子通过倾听---猜测---感受成功---品尝的过程,从而了解并喜欢上蘑菇,又达到了愉快进餐的目的。
3、利用“儿歌—猜谜--知识竞赛”相结合的形式教育。
先让孩子跟着老师说有关蔬菜的儿歌,再猜谜语,通过上面的一唱一猜,孩子的兴趣被调动起来,这个时候再进行知识竞赛。当天带班的孩子把提前准备的蔬菜营养知识告诉其他小朋友:如菠菜汤含有大量的铁元素和叶绿素,多吃蔬菜能帮助我们消化吸收;“肉片炒豆腐”含有丰富的脂肪和蛋白质,能供给我们必要的营养等等。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家长说孩子在家会说维生素C、蛋白质这样的词,而且开始吃蔬菜了!
4、用餐前报菜谱形式教育。为了能够引起幼儿食欲打开他们的胃口,大四班的保育员老师尝试着用各种有趣的“餐前报菜谱”导饭小环节,让孩子自己进行餐前教育,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对当天的食物产生好感,进而达到愉快进餐的目的。具体做法是:老师提前告诉家长当天吃什么菜,有什么营养,家长就提前指导孩子在家进行演练,第二天餐前分享给小朋友。如:大家好,我是大四班的赵虎成,今天由我为大家来做餐前教育。今天我们的午饭要吃的是米饭、胡萝卜、排骨、紫菜汤。胡萝卜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味道香甜,多吃胡萝卜能够预防感冒还能让我们的眼睛明亮哦!排骨肉肉香又香,还有丰富的钙质,多吃排骨能让我们的个子高又高!小朋友们加油吃哦!再如:大家好,我是大四班的刘少阳,今天由我为大家来做餐前教育。今天我们的午饭要吃的是糖酥馍、红枣小米粥、笋瓜炒肉。红枣甜甜米粥香,营养丰富好吸收。笋瓜脆脆味道好,又吃饭来又吃菜,营养全面身体棒!小朋友们加油吃啊!
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的餐前报菜谱的导饭环节,不仅让幼儿了解并参与了有关饮食方面的知识,更让他们带着一份美好的心情进餐,培养了良好地进餐习惯。从而也增进了食欲。慢慢地孩子们都能愉快的进餐了,再也不挑食了。看到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我们的工作得到了认可,我心里无比的欣慰和欢乐!
5、利用各种分享进行教育。
(1)菜农观察日记:每个班在自己的种植区,种植了一些小植物,每隔一段时间,老师带着孩子扮演菜农填写观察日记,日记的项目包括日期、天气、科普小知识、观察心得(比如植物长高了、开出小花了、叶子变黄了、结出果实了之类)。老师绘制作一些小表格,这样一个月收集下来,就能和孩子一起准备一次精彩的菜农日记的分享,这个分享培养了孩子观察、总结、表达等多种能力,而且知识的获得是通过自己的调查和实践而来,印象更加深刻。
(2)天气小主播:比如小一班的杨刚燕老师利用天气小主播进行餐前教育。杨老师不仅仅是告诉幼儿今天星期几,天气怎样?还包括很多的观察,比如下雨前燕子会低飞;下雨天的时候会观察到人们打折花花绿绿的雨伞;雨后幼美丽的彩虹;天气冷的时候可以看到冰花;春天有风的时候可以放风筝;晴朗的日子,太阳能的热水器的水就很烫……天气会影响到植物、动物……天气的观察在上学路上,可以由家长和孩子共同完成。
餐前教育一定要注意教育的思想性。《幼儿园指导纲要》中强调:幼儿园教育应为每个幼儿的近期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英国作家萨克雷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因此,要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为他的终身发展考虑,更要通过情感教育来实现,让他们内化于心,辅助于行,让他们从小学会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学会感恩。可以带领幼儿参观厨房,让他们感受厨房工作人员的辛苦;也可以了解农民播种的辛苦。例如:大二班老师领着孩子去参观幼儿灶,厨师介绍做饭的经过,了解到做饭的辛苦,采购员讲解了农民伯伯种菜的辛苦,理解了饭菜的不易,慢慢的孩子养成了良好的用餐习惯,也知道珍惜粮食了,更学会了感恩。
餐前教育一定要注意个体的差异性。《幼儿园指导纲要》中强调:幼儿园教育应充分照顾幼儿的个体差异,为每一个幼儿着想,促使他们在已有的水平上得到应有的发展。因此,对于个别特殊的幼儿教育要“吃偏饭”,让他们尽快适应健康成长。如:刚开学,小班幼儿张浩宇每天到吃饭时间就哭,一口饭都不吃,家长犯愁。老师针对他的情况,餐前对他个别通过讲故事、玩游戏等方式教育,慢慢地,他吃饭前不哭了,可是只吃一点点。老师就另想办法,让他和吃饭特别好的孩子坐在一起吃,并对他的点滴进步及时表扬,慢慢的他进步了,孩子吃饭正常了。
餐前教育结束后一定要注意点评的及时性。每次餐前教育结束后,老师要及时引导幼儿评一评,可以让小朋友针对本次主题进行更多的联想,也可以进行补充和讨论,充分互动,这样就能达到集体参与的目的。对于那些暂时不敢评价的孩子,教师要多鼓励,不要放在第一个分享,可放在中间和后面。最后老师的真诚点评是最关键的,不管讲得如何,老师都要找出优点进行及时鼓励。我们的老师在反思中写道:平时多开展这样的教育,不仅有利于开拓宝宝们的想象力,还加强了孩子们对幼儿园的热爱,更多的是让小朋友们在快乐的时光中学到知识,进而也可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了解孩子们更多的兴趣!
餐前教育一定要和家庭教育保持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