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教育动态 > 正文

群里群外

[2018-06-06 09:23:37] 来源: 编辑:龙敬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晚上9点,王金维老师在《与你同行QQ交流群》里分享了一篇教学随笔,题目是《一节公开课的名师点评和课后反思》,叙述她在汉阴县初级中学执教的一节公开课《变量与函数》,得到名师点评后的课后反思。

    晚上9点,王金维老师在《与你同行QQ交流群》里分享了一篇教学随笔,题目是《一节公开课的名师点评和课后反思》,叙述她在汉阴县初级中学执教的一节公开课《变量与函数》,得到名师点评后的课后反思。

    没想到,文章发表不久,群里顿时热闹起来了。

    作为群主的我,阅读完这篇随笔,在点赞的同时给作者留言:“把所感所悟记录下来,这是名师成长的重要方式。结合这次点评和反思,你可以再次执教这节课,比较两节课的效果,你会有更大地收获。”

    刚说完,群里就有人搭腔:“王老师谦虚求教,孜孜不倦研究教学的精神值得我学习。能参加这样的活动,真的是太幸福了。”“咱们在名师的指导下,一定会快速茁壮成长。”“遇到良师,遇到一群有追求的人,好幸福!”“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但一群人能够走的更远。我非常确定:咱们这样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在名师的引领下,一定会走的很远很远。”群里炸开了,伴随着语言的交流,闪现OK、握手、点赞、玫瑰、笑脸等手势、表情,源源而来。

    我及时地回复:“团队的成长,将是我们共同的目标。”

    我顺便介绍一下,《与你同行交流群》是安康名师张永军工作室的一个微信群,群里的成员都是省、市、区的教学能手和学校的骨干教师,工作室的导师,由陕西名师、特级教师周裕厚、王能举、张运林组成,他们也在这个交流群里。

    无意间,话题由反思成长转换为课堂导入,王金维抛出了一个导入的问题:“你坐过摩天轮了吗?坐在摩天轮上时,随着时间的变化,你离开地面的高度是如何变化的?离开地面高度与时间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让我们一起学习.....”

    我以为她想把《变量与函数》的课堂导入改为上述问题,思考后回复:“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是导入的前提。对于农村学生来说,他们没有坐摩天轮的生活经验,感受不到这种变化的关系。”

    王金维回复到:“这个导入是我从导师张运林的《爱之林》群里转发过来的,主要是想和大家讨论,这个导入适合哪一节课?”

    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群里讨论热烈。

    就在大家热烈讨论的时候,导师张运林提醒大家:“好好看一下教材。”看来我们的指导老师也在默默的关注着大家的讨论,只是在关键的时刻,提醒一下大家。

    “张老师这样一提醒,我好像想起来了,咱们初中教材有一册的单元开头,是不是有一副摩天轮的图片,但是我忘记具体哪一册了?” 这是茨沟初中王皎老师的回复。

    对于摩天轮的图片,我想起课本的章前图有一个类似的图片,于是顺手拿起书桌上的九年级数学课本,发现《旋转》单元的章前图是一幅水车的图案。

    这时,汉阴初中的姜琼老师回复:“我刚才把初中数学七至九年级所有章前图查了一遍,没有摩天轮。”王皎的回复是:“我这里只有八年级的,我查了,也没看到。”

    这两个回复,让我看到了老师们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教学风格,我们探究的不是“好像”而是真实的问题情境。为了回复一个导入的问题,老师们在群外、在深夜、在各自的家里查阅资料、验证结论,再把个人查阅到的结果,在群里分享,他们把微信交流看成是一次教学研讨,当做是一次课题研究。我们在交流中都有所感悟,都有所提升,也都有不同的收获。

    简要摘录群里的几个回复:“与大师们交流,就是一种收获。”“ 教教材就是照本宣科,用教材就是从学生的认知实际出发利用一切可用资源,寻找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最终实现有趣有效。”“珍惜学习机会,做更好的自己。”……

    接近两小时的微信群交流,我的回复只是简短的点评,更多是名师工作室成员的交流,在各抒己见的同时闪现智慧的火花,紧扣函数知识点,讨论的范围由初中数学的《变量与函数》延伸到高中数学的《周期函数》,既注重了知识的前后联系,又使探讨的问题由模糊逐渐变得清晰明朗。

    时间已经接近晚上11点了,为了不影响大家的休息,也为了明天更好地工作,我做了最后的点评:“远程学习,网上交流,各抒己见,共同提升,群里群外,都是平台,相互学习,资源共享。” (安康市汉滨区五里镇中心校  张永军)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