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市县教育 > 正文

安康市深化“五育融合”推动“双减”落地见效

[2022-03-31 09:41:15] 来源: 编辑:沐沐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近年来,安康市把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双减”工作的部署要求作为“一号工程”,将“五育融合”作为推动“双减”工作提质增效的有力抓手,实施“德润安康”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教体融合发展,强化劳动实践教育,打造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更好发挥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聚力培育“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在2021年各地市教育工作满意度民意调查中,安康市位居全省前列。

       近年来,安康市把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双减”工作的部署要求作为“一号工程”,将“五育融合”作为推动“双减”工作提质增效的有力抓手,实施“德润安康”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教体融合发展,强化劳动实践教育,打造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更好发挥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聚力培育“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在2021年各地市教育工作满意度民意调查中,安康市位居全省前列。

       ——培育“德润安康”品牌,把牢教育方向。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工作,把德育工作作为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先后出台《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十项措施》《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方案》和《关于深化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指导性文件,组织召开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推进会,成立市县校三级德育工作组织机构,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团齐抓共管、教育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立德树人工作机制。近三年来,建成县级以上“立德树人优秀学校”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106个,汉阴县“333”德育作业模式、白河县麻虎小学德育管理经验、旬阳中学“君子教育”德育体系入选教育部德育典型案例,石泉县“六位一体”留守儿童管护经验成为全国先进典型,“追车少年”石梦林获评2020年度正能量人物,获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网等官方媒体报道。汉阴的“143”模式思政课做法和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经验获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刊文推广,“德润安康”建设成为推动“双减”工作落实落地的强大引擎。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拓宽育人路径。发挥学校主阵地、课堂主渠道、教师主力军作用,把“确保学生在学校学足学好”作为检验校内减负提质的“试金石”。围绕“减负、提质、增效”工作主线,制定《安康市义务教育阶段作业设计与实施意见》,建立作业设计与实施的创新实践研究体系,组建城乡教研共同体88个,依托“德润安康”数字资源平台推广德育类、体艺类、实践类、研究类等优秀作业案例共建共享,着力打造“贯通三个课堂、融通五育体系、联通家校社”的作业管理体系链。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编制《安康市中小学学科德育融合工作指南》,通过开展精品课程培育认定和课堂教学创新大赛等方式,将育人目标同课堂教学各个环节、课外教育各种资源、社会教育各大领域深度融合,实施全学科、全过程、全要素育人,全市建立德育课题研究团队460个,省市县思政课教学标兵(骨干)177人,打造思政精品课200余节。开辟第二课堂,精心组织课后延时服务,通过学科教学德育化、体育教学规范化、艺术教学生活化、劳动教育常态化、兴趣培养社团化,让学校教育“多元”和学生学习“多选”成为一种常态,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化成长需求,课后服务实施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推进教体融合发展,提升健康水平。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市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安康市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促进体教深度融合发展行动方案》,不断推进体教融合发展,把学校体育课程开设、体育教师配备、体育设施配置、体育教学改革作为深化教体融合示范学校创建标准要求,聚焦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体育教学模式,广泛开展体育艺术“2+1”项目和“阳光体育运动,督促学校抓好“两操一会”,落实“五项管理”,在全省率先推进中考体育改革探索,创建体育特色校110余所。丰富青少年赛事活动,定期举办全市综合性运动会、青少年田径运动会、中小学校园体育赛事活动,培养体育后备人才。2021年,精彩承办全国十四运会武术散打和马拉松游泳项目比赛,圆满完成陕西省十七运会青少年组竞赛任务,极大激发起全市青少年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和运动的热情。出台《安康市初中学业水平体育与健康考试改革实施方案》,在全省率先推进体育中考改革,从2022年起将体育总分提高至100分。狠抓近视防控工作,印发《安康市推进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攻坚行动方案(2021--2025年)》《安康市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评议考核办法(试行)》《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近视防控工作的通知》,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总体近视率和体质健康状况纳入县区政府年度目标考核,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定期组织开展儿童青少年视力监测筛查,建立学生视力健康档案,改善学校教学视觉环境,强化视力健康知识科普,严格学生手机和电子产品管理,推动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逐年下降。

       ——强化劳动和实践教育,丰富育人内容。始终把劳动和研学实践教育作为践行立德树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市政府专题召开全市中小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印发了《安康市推进中小学劳动实践基地建设十项措施》《安康市中小学研学实践劳动教育基(营)地管理办法》《安康市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指导方案》《安康市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课程指导方案》等文件,健全完善劳动教育的课程实施、活动组织、基地建设、保障机制、评价考核工作体系。加大资金投入,建设配置校内劳动教育资源,挖掘利用校外育人资源,全市已建立县级工农业实践教育基地、劳动实践教育基地、红色文化教育基地196个,打造一批“行走的课堂”。各县区将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情况纳入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监测评估、学校发展质量督导评估体系,纳入规范学校办学行为考核内容,保证劳动教育有效实施。各中小学校按要求开足开齐劳动与技术、通用技术、综合实践劳动教育课,结合实际开发校本课程和社团、兴趣小组活动,将学生参加具体劳动情况和相关事实材料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构建常态化劳动教育落实机制。

       ——注重家校社共育,形成育人合力。全面提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水平,建立各级各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和“资源丰富、模式多样、多方联动、机制健全”的社会协同育人体系。合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深化新民风建设,注重以校风带家风促民风,健全完善家长培训体系和家校社协同育人长效机制,创设线上《安康家庭教育大讲堂》,建立家长学校400余所,创建“全国家长学校示范基地”10个,建成家风家训馆4个,每年组织培训家长达22万人次。注重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市政府印发《安康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行动方案》,健立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教育牵头、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学校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2022年底前全面配齐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规范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注重开展心理健康教学研究,建立市县校三级心理健康教育专门机构,抓好学生日常心理辅导与危机干预,创新医教合作和多元协作育人模式,不断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加强家校协作,通过建立家长学校、举办家庭教育研讨会、家校共育经验交流会等方式,宣传倡导正确、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成才观念,关注子女心理健康教育,不断提升家庭教育水平。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