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市县教育 > 正文

共享教育均等的“阳光”——汉滨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纪实

[2019-11-21 16:20:12] 来源: 编辑: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名校+新校”、“名校+弱校”,构建“城乡教育共同体”;市区一体化缓解“上学难”;构建“三个精准”、“四个提升”、“五项举措”的精准扶贫模式,不让一名家庭贫困儿童失学;开辟“四类”学生(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残疾儿童少年、拆迁群众子女、家庭贫困学生)入学绿色通道,让入学机会平等……

“名校+新校”、“名校+弱校”,构建“城乡教育共同体”;市区一体化缓解“上学难”;构建“三个精准”、“四个提升”、“五项举措”的精准扶贫模式,不让一名家庭贫困儿童失学;开辟“四类”学生(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残疾儿童少年、拆迁群众子女、家庭贫困学生)入学绿色通道,让入学机会平等……近年来,汉滨区始终坚持走教育优先发展之路,以更大决心保证教育投入,更大力度改善办学条件,更大幅度提升教育质量,更大程度促进教育公平,强力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走出了一条“优教优学”的发展新路,让城乡每一个孩子共沐公平阳光。

保障优先 让学校“美”起来

“没想到江北高中教学环境这么美,教室里的所有东西都是新的,感觉非常开心。”新学期伊始,考入汉滨区江北高级中学高中一年级的李华荣同学高兴地说。当日,江北高级中学新建综合楼正式投入使用,全校新招的1000余名学生在开学日正式迁入新教学楼上课。

江北高级中学地处城乡结合部的江北片区,随着江北片区发展步伐的加快,在该校上学的学生人数骤然加大,学校无法满足教学需要。区委、区政府果断实施江北高级中学改扩建工程,投入近4000万的新建综合教学楼建成。新增综合楼包括教室、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等,有效解决了学生人数增多而教学资源不足问题。

江北高中的变化只是汉滨区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缩影。均衡发展,政策先行,投入开道。汉滨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制订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时间表、路线图和保障措施,明确规定了各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在确保区级财政投入连续增长的基础上,督促各相关单位加大投入力度。近五年来,累计投入29.48亿元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实施了248个义务教育项目工程。通过实施市区一体化城区教育资源整合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新建迁建学校9所、改扩建学校275所,新增学位30000余个,2016-2018年共有35734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严格按照“两为主”要求,平等享受了优质的教育资源。起始年级超大班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教育扶贫工作推行“十个一”,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户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24617名全部入学,无辍学。

坚持市区一体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思路,按照“高中城区化、初中区域化、小学(幼儿园)集镇化(社区化)”的原则,采取“捆绑式”“联盟式”集团化办学,2017年成功整合汉滨高中与兴安初中,设立汉滨高中西校区,培新小学与建民办黄沟小学设立分校,汉滨初中在高新设立分校等;2018年将江北高中与关庙中学整合,设立江北高中东校区,市一小在高新设立分校;2019年将安康市一小高新分校与建民办红星小学采取集团化办学,启动高井中学建设工作,进一步解决江南城区教育资源总量不足问题。全面开启了全区中小学集团化办学、整合教育资源之路,集中人、财、物力,办好每所学校和教学点。

内涵提升 让教师“动”起来

实现教育均衡,仅靠改善办学条件,建“大楼”还远远不够。在新建的“大楼”里,还需要有优质的教师资源做配套,这样才能让农村的孩子也能与城里的孩子一样,既有“大楼”又有“大师”。汉滨区坚持专业化发展战略,把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当成教师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大力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同时,通过开展城乡教师交流、名师工作室、校际结对帮扶等形式,实现师资配置的城乡均衡。

为切实解决教师年龄结构老龄化,骨干教师留不住、新招的年轻教师下不去的问题,汉滨区积极破难缩差,坚持优者从教,教者从优,打响提升农村师资水平的攻坚战。不断完善教师补充机制,实施“三名工程”。每年按照不低于编制空额的85%补充学科专业教师,近三年招录了1009名学科教师。全区小学和初中师生比分别为1:151:12。近三年交流轮岗教师校长1733名。教师校长交流比例每年保持在10%以上其中优秀教师和骨干教师交流轮岗比例达到42.7%,有效解决了教师总量不足和学科不配套的矛盾。同时,凡是涉及教师福利待遇的政策优先予以落实,确保教师安心乐教。全区城区和农村学校设立高中、初中、小学和一贯制大学区62个,建立区、镇、校三级教研网络,推进校本研修和联片教研工作。完成区级以上教研课题843个,培养、省市区级教学能手1220人,学科带头人150人,教学名师64人,建立45个省市级名师工作室、坊、站,三级三类骨干队伍体系基本建成。

如果说“城乡教师互动工程”缩小了城乡教师综合能力的差距,“名师工作室”缩小了城乡教师的专业差距,那么,校际间的“结对帮扶”则快速提升了薄弱校的师资水平和管理能力。汉滨区积极开展了校际结对帮扶活动,统筹安排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互结对子,重点在学校管理、教学教研、教学设备上进行帮扶。城区学校对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给予全面的指导和帮助,双方学校通过互派学校管理人员和骨干教师、送教下乡、组织研讨、交流信息等多种形式,共同提高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通过办学思想共享、教学资源共享、发展成果共享,促进学校之间相互学习和共同提高。

特色引领 让学生“活”起来

“举手!抬腿!转身!落脚……”,在关庙镇劳动小学院内,区汉调二黄研究院老师的指导下,小学生们有模有样地模仿着汉调二黄戏曲人物的特有身段,稚嫩的动作、认真的眼神、十足的韵味赢得现场掌声阵阵。

劳动小学的这一场景是汉滨区积极推行素质教育的一个缩影。“让每一个孩子成为健康的人,让每一个孩子成为快乐的人,让每一个孩子成为智慧的人,让每一个孩子成为品行端正的人”,汉滨区教体局局长喻楠这样强调。全区各中小学校开设了学科类、竞赛类、兴趣类、特长类课外活动小组。“学校开设了十几门同学们喜欢的兴趣课,鼓励我们积极参加各种培训,给我们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机会。我喜欢画画,平时功课做完的时候,我就画画,以前只能自己把画好的画放在画夹里。现在,我的画上了学校文艺作品展示墙……”五里镇富强九年制学校学生李亚茹如是说。突出办学特色,着力打造“一校一品”。各学校把特色教育的开设,作为教育改革和实践的重要内容,结合办学特色和文化特色,编撰校本教材,开展特色活动;创新学生社团活动,丰富活跃校园活动文化,在质量、德育、文化、环境、舞蹈、书画、体育、棋类等特长项目上,着力培养特长学生,创建项目特色学校,国学教育、艺术教育、科普教育、书香校园、安全教育等特色教育在各校全面铺开,深化“一校一品”,促进学校优质、特色发展,打造汉滨教育品牌。

特色校园建设为素质教育发展注入了源头活水。汉滨高中的儒家文化,劳动小学的汉调二黄文化,培新小学的汉水文化,关庙中学的感恩文化,双龙小学的山水文化,果园小学的礼仪文化,江南小学的书法文化,民主九年制学校的民俗文化,五里中学和恒口小学的国学文化,滨江学校的江河文化等文化景观,均在“唯一”和“个性”上做足了文章。一批批特色鲜明、主题明确、内涵丰富的校园文化精彩纷呈。

“一校一特、一校一品、校校精彩”的校园文化已成为汉滨区中小学校的亮点和名片。全区共创建省市区级“校园文化示范校”158所、“文明校园”98所、市级“美丽新校园”26所,先后有16所学校被评为省级“未成年人教育先进单位”,19所学校被评为省级“素质教育先进单位”。已形成“一校一品”的校园文化特色,学生养成教育初见成效、“新教育”六大行动已经在汉滨区开花结果。

倾力关爱 共享教育大“蛋糕”

汉滨区大河中学初三贫困学生李书林,不忍心让60多岁的爷爷一人支撑他和弟弟的生活、学习费用,选择放弃学业外出打工。区教育体育局通过信息系统掌握其情况后,立即组织镇、村、组干部和学校老师多次上门做劝返工作,并想方设法解决其学费等难题,让李书林重返校园。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确保教育公平,不仅仅是为每个孩子提供优质的受教育机会,更重要的是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这个机会。汉滨区高度重视贫困家庭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建立和完善贫困学生救助机制,大力实施教育精准扶贫工程。通过探索实施“三个精准”“四个提升”“五项举措”教育扶贫“345”模式,让生活在汉滨区这一片蓝天下,不论城乡,不论本土还是外来务工的子女,都能享受到均等的教育机会。

为了让每位贫困地区学生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汉滨区采取全面提升基础教育办学水平、师资队伍水平、职业教育办学水平、信息化建设水平等举措,先后实施薄弱学校改造以及标准化学校、学前教育、农村寄宿制学校等建设项目132个,完成投资3亿元,在全区29个镇()累计建成公办幼儿园75所,建成省级标准化高中6所、寄宿制学校45所。健全区级统筹教师补充机制,将边远学校教师招聘全部纳入特岗计划,累计为边远贫困村学校招聘特岗教师1183人。落实乡村教师差别化生活补助,为335所农村中小学、幼儿园5792名教师发放“阶梯式”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培养了一批“进得来,留得下,教得好”的本土化教师队伍。

义务教育有保障,是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必须完成的底线任务。为确保实现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的目标,汉滨区以“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资助”的“三个精准”为切入点,对贫困学生这一义务教育“控辍保学”的重点对象,实行靶向施策。依据扶贫部门建档立卡户数据,“逐村、逐户、逐生”开展摸排核对,采取“师生结对”,建立帮扶关爱工作台账,将贫困学生扶学扶贫任务一一落实到全区8208名教师肩上。同时,严格落实“控辍保学”“七长责任制”,逐级夯实区长、教育体育局局长、镇长、“村主任”、校长、“师长”、家长责任,实现了所有贫困学生精准资助全覆盖。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回顾汉滨区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探索之路,汉滨区区长范传斌感慨地说:“推进教育均衡没有止境,汉滨区将按照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总要求,继续努力办好包括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成人教育、特殊教育在内的各类教育事业,让教育成为汉滨区的亮丽名片,让人民共享“学有优教”的发展红利。”

罗峰  汪金波  张承喜  赵军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